经历过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国人也许都记得,当时经常见诸报端的国产型驱逐舰、型护卫舰等主力舰艇上只有舰对舰导弹,舰空导弹的影子是找不到的。那么,究竟是对发展舰空导弹不感兴趣?还是近海防御需求不大?其实都不是,我国非常重视舰空导弹,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尝试发展此类武器系统。一、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国内海上作战威胁的增加,海军对建国初期实行的“空、潜、快”模式进行了调整,开始研制吨位更大、作战能力更强的国产驱护舰。年,海军提出发展一型导弹护卫舰,这型护卫舰计划与同期发展的型导弹驱逐舰搭配使用,即型负责反舰、制海任务,而这型护卫舰则负责防空、反潜任务,两者根据不同作战任务编组使用。K型防空导弹护卫舰首舰“鹰潭”号按照当时的设想,这型后来被称为K型的防空导弹护卫舰,将参照我国自行研发的65型护卫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型导禅护卫舰。了解美苏等发达国家海军舰艇发展的网友都知道,上世纪60年代美苏等国的海军舰艇,几乎都将防空和反舰任务融为一体,在一型军舰上同时装备防空和反舰导弹,很少有将二者分开的。我国之所以将防空、反舰分开发展,主要是考虑到我们当时并无自行研制中型导弹舰的经验,这样做有利于降低研制难度和风险。根据海军提出的要求,年造船部门开始着手进行前期设计工作。年1月,完成上报了《小型火炮导禅舰战术技术任务书》,在同年3月召开的包括K在内的4型舰艇设计审查和技术协调会议上得到通过,会后六机部和海军联合向国家计委、国防工办和国防科委上报了设计审查及技术协调报告,同年6月报告获得批准。二、设计特色据史料记载,K型防空护卫舰采用高干舷通长甲板型,艏柱前倾,舰艏有较大舷弧和短舷墙;主舰体结构为纵骨架式高强度合金钢,内部部分结构和上层建筑采用铝合金材料,以尽可能减轻重量;上层建筑分前后两个部分,分12个水密舱,舯部有折叠式减摇鳍,舰桥顶部设露天指挥台。就舰型而言,K型还是很漂亮的K型护卫舰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舰长.5米,设计水线长98米,型宽10.8米,设计水线宽10.2米,型深6.3米,吃水3.2米;主机为2台柴油机,最大航速28节,巡航航速18节,续航力公里/18节,自持力10昼夜,抗风力12级。K型防空导弹护卫舰的武器包括:双联装红旗61型舰对空导弹发射架2座,共备弹24枚;79式双联毫米舰炮2座,76式双联37毫米舰炮4座;65式反潜火箭深弹发射炮2座,64式深弹发射炮2座,深弹投掷装置2座。舰员人,其中军官30人。三、建造过程年7月,K型防空导弹护卫舰首舰在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由于当时中国造船工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建造过程比较顺利,年10月24日下水。但由于当时装备该舰的防空导弹、主炮等配套系统研制工作延误,已下水的舰体搁置船厂,无形之中造成浪费。为此,该舰研制工作只得分两期进行,其中第一期工程仅要求主机和主炮基本性能到位即可,一时无法搞定的,可由老型号代替.尚未完成的电子设备暂且缺装,舰艇交付部队后,先作为一型火炮护卫舰使用。第二期工程则完成所有设计中应该上舰的装备。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K型防空导弹护卫舰首舰于年11月开始试航,年3月交付海军东海舰队,舷号先是,后改为。但相关配套系统,如76式双联37毫米舰炮2年12月定型、79式双联毫米火炮3年12月定型,而红旗61型导弹系统则直到6年12月才定型。也就是说,直到6年12月,该舰才算是齐装配套,同年本舰获名“鹰潭”号,而此时该舰下水10年了。K型防空导弹护卫舰二号舰K型防空导弹护卫舰二号舰,也就是舰,于年10月在上海求新造船厂开工,年7月船体交船,接下来也是无限期的等待齐装配套。四、系统配套前面讲过,K型防空导弹护卫舰上马伊始,中苏关系已经破裂,我国无法在舰载防空导弹方面获得苏联援助,只得立足于自己。但就当时的实际国力而言,存在的困难非常多,而这些问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步得到解决。这也是导致K型迟迟不能正常服役和批量生产的主要原因。作为防空导弹护卫舰,舰空导弹毫无疑问是其最重要的武器装备。据史料记载,早在上世纪50年代,海军就打算研制舰空导弹,装备自行建造的驱逐舰上。最初的方案是将陆基红旗2型中程舰空导弹搬上舰,但由于红旗2型体型过于巨大,中国当时没有适合改装的大型舰艇。“捷尔任斯基”号,注意舰尾防空导弹当时,苏联人虽然将与红旗2型相似的В型中程防空导弹改装上舰,但那是装在标准排水量吨的“捷尔任斯基”号巡洋舰上。“波浪”防空导弹发射架苏联还对56型“威严”号驱逐舰进行了改装,安装了一套M1型“波浪”舰空导弹系统,包括一个ZIF型双悬臂导弹发射架和能容纳6枚SA-N-1型舰空导弹的导弹库,虽然比较适合中国,但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苏联不可能将此型导弹提供给中国。陆基型红旗61型地空导弹,目前仍在役红旗61型导弹,前身是年开始研制的红旗41型陆基地空导弹。年,军委决定将其转为舰空导弹。但舰空导弹与地空导弹并非仅仅是名称不同,舰空导弹工作环境更加恶劣,设计工作不仅要充分考虑温湿度变化、海上盐雾对装备的腐蚀、舰艇摇摆和震动、电子设备辐射对导弹工作的影响、导弹发射时对舰上装备和人员的影响,还要解决发射装置定位、导弹如何配置、弹库、扬弹机构设计等,对国内军工而言,这些问题都是首次遇到,都要从头解决。直到年,红旗61型导弹才开始上舰试验,6年在海上射击定型试验中取得了8发7中的成绩,随后正式定型。时间的延误,决定了K型舰已经落后,无法投入批量生产。最后定型的红旗61型导弹长3.99米,弹径0.米,翼展1.米,十字型弹翼,×型尾翼,半主动雷达制导,连续波雷达导引头,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3马赫,射高米,射程10公里,全弹重公斤,战斗部为连续细杆杀伤式战斗部,重40千克,单发杀伤概率64%-80%。红旗61型舰空导弹,桅杆上是制导雷达红旗61型导弹制导由ZL1型雷达负责。据史料记载,该雷达是我国第一种舰载对空制导雷达,工作在X波段,采用单脉冲跟踪和连续波照射体制,即同一雷达不仅要完成对目标的单脉冲跟踪,还要完成对目标的连续波照射,跟踪和照射采用同一套发射无线。该雷达研制时即考虑了抗干扰因素,即便是在飞机携带杂波干扰机进行干扰的情况下,该雷达仍能保持角度和距离上的正常跟踪。有了导弹,还要解决发射装置。年有关部门就开始设计红旗61型防空导弹使用的-1型导弹发射装置,但研发过程是一波三折。最初方案为双联装下挂式发射架,后又改为三联装旋转式发射架,由于三联装挂架无法解决下挂导弹问题,只得采用上蹲式发射架方案,即将导弹“驼”在发射导轨上方,同时备弹库也从12枚增加到18枚备弹,装填方式为垂直贮装填。红旗61型舰空导弹发射架但三联装上蹲式发射架方案设计进行了一年半后,发现K型防空导弹护卫舰排水量太小,如果采用三联装发射架并备弹18枚,舰体重心就要大大升高,这直接影响舰艇的适航性。为此只好推倒重来,从三联装再退回双联装。为保证进度,新的双联装发射架也采用上蹲式发射架,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K型护卫舰发射架的形态。备弹也从18枚改回12枚。据史料记载,K型护卫舰的主机也先后进行了三次方案修改。在K型护卫舰初期方案论证时,设计方要求航速达到33节,动力系统采用型柴油机和-II型燃气轮机的联合动力装置。但后来该舰要求提高航速,最好能达到38节,这个标准即便在今天也是非常高的,动力系统必须修改。为此,设计方于年初确定使用2台18EVA型中速柴油机作为巡航机组,1台额定功率千瓦的型燃气轮机作为加速机组,采用柴燃联合动力,总功率马力,3轴推进,即可达到航速指标。但又因型燃气轮机寿命仅小时,无法装舰使用。18EVA型中速柴油机鉴于前两种主机方案不可行,设计方只得结合实际对方案再次进行了修改,最后确定主机使用2台18EVA型中速柴油机,功率2×0马力;3套T/4-TH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套千瓦电站柴油发电机组,功率为千瓦。该舰是我国第一型装备全自动舰炮的舰艇,主炮为2座79式双联毫米舰炮,这是我国第一种靠近西方标准的舰炮,摆脱了苏制舰炮庞大粗壮的外形。79式双联毫米舰炮79式双联毫米舰炮全重37吨,炮管长56倍径,配有下扬弹机,自动供弹,炮弹由下部弹药库到进入弹膛,这个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79式双联毫米舰炮射速很高,双管射击时射速可达50~60发/分,最大射程为22.5公里,配用弹种包括榴弹、爆破弹、穿爆燃弹和照明弹等;装备了型炮瞄雷达,该雷达是我国在参照苏制同类产品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的第一代舰载主炮跟踪校射雷达,全机实现了晶体管化,主炮实现了全自动瞄准射击,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该舰的副炮为4座76式双联37毫米舰炮,该炮尽管没有采用全封闭炮塔,但同样是全自动的,其对付小型舰艇非常有效。副炮的瞄准由型火控雷达负责,该雷达是中国第一代舰载火控雷达,由上海无线电二厂研制。该舰武器系统布局非常紧凑,各种武器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效能,火力层次也比较清晰,不存在相互干扰。五、实战经历K型防空导弹护卫舰服役后,装备的红旗61型舰对空导弹虽然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但该舰却参加过实战。海战后凯旋的舰在8年3月14日爆发的中越“3.14海战”中,舰和65型火炮护卫舰,9分钟击沉了越南海军HQ船。随后舰又对越军HQ舰发起攻击,79式双联舰炮命中越军舰7发,HQ舰最终焚毁。但实战也对舰的武器设备进行了检验。据史料记载,舰服役后因常年用于新兵器试验,武器设备磨损严重,射击时产生的剧烈震动导致全舰发生故障54起,其中因火控雷达故障,毫米主炮仅发射了54发炮弹,未能当场击沉越舰。六、尾声舰服役后,绝大部分时间时参加各种科研试验,期间虽然参加南海军事行动,但行动结束后,该舰仍然回归“老本行”,继续承担科研试验任务。年退役后,移交青岛海军博物馆收藏,成为该型舰的仅存硕果。舷号则由A型导弹护卫舰“湘潭”舰继承。K型二号舰,舷号舰,注意舰上无舰空导弹在这里我们重点说说该型舰的二号舰,这艘舷号的护卫舰留下的资料、图片相当少,命运也相当不济,不仅防空导弹等重要装备长期缺装,年夏季该舰又遭遇大风浪,舰体严重变形;返回上海大修时与天津远洋公司“大兴安岭”号货轮相撞,损失惨重;之后又靠错码头导致搁浅,经过一年大修返回部队,因装备不齐且舰体和管路锈蚀严重,只好于6年6月提前退役,草草结束了短暂的服役期。据称该舰曾获得“中东”号舰名,舷号目前由A型导弹护卫舰“荆州”号继承。总之,尽管K型防空导弹护卫舰在设计上存在诸多遗憾,难称成功之作,但该舰作为一艘现代意义上的护卫舰,在我军舰艇发展史上仍具有特殊地位。该舰第一次装备了舰空导弹、新型全自动毫米主炮和全自动37毫米副炮、三坐标雷达、折叠式减摇装置等一系列新装备,而这些新技术装备几乎都是与舰总体同步研制的。虽然这型舰本身不算成功,但这是中国海军在发展现代护卫舰方面经验、技术上的积累,带动了国内一系列电子设备、武器系统的发展。(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