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

七天六夜随船记者航海日志一

发布时间:2025/4/8 13:34:05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b_zx/r4alm4i/
来源:央广网编者按:“金海辉”号货轮于6月21日凌晨离开天津港,承载10.5万吨黑黝黝的煤炭南行至广东珠海,航程近海里。此前,央广网记者随轮远行,与海员们经历7天的“奇幻漂流”,揭秘海员真实生活,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也感受新时代下中国万船员的新风貌。6月21日3时30分,中国福建海运集团的“金海辉”号巨型散货轮,“驮”着近10.5万吨的煤炭航行在宽阔的渤海海面上,在自动驾驶仪的操纵下,以12节左右的速度向前,驾驶室的仪表台上,雷达屏幕扫描着12海里半径的海面......眼下是北太平洋海域行船最好的季节,海面基本无大风浪。“金海辉”从天津港行驶到珠海,航程海里。10天内,将经由渤海湾、黄海、东海,驶过台湾海峡,再到南海北部海域。金海辉出发短视频(拍摄剪辑央广网记者郑重)此时,与外界唯一的关联便是巨轮的轰隆声,及渐行渐远的岸边微弱的灯光。从船舱顶层驾驶台两侧的舷窗望出去,夜色将渤海海面重重笼罩着。初识“金海辉”6月20日15时22分船艉甲板上粗大的海缆绳,紧紧地绑缚着货轮。登船是在下午4点半,夕阳下,记者终于见到了在天津港装货的“金海辉”,心竟踏实了不少——这艘如巨兽般的货轮,长米,宽43米,型深21米,比之前想象得要大,要稳。箱内满载从山西来的煤炭,这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散货轮。急着围观这庞然大物,从船头匀速步行至向船尾,前后足足用了近4分钟。停靠在天津港的“金海辉”轮双手死死攥着沾满煤灰的扶梯,记者心惊胆战地沿着56个台阶的悬梯登船。从煤炭、粮食到奶粉、名包……今天国人生活必需品中的一部分,从海路而来。海员远航时,在茫茫大海上一漂就是三五个月。但这样动辄数月甚至一年的航行,对“金海辉”轮上海员来说,早已成家常便饭。“没啥,我都快有一年没上岸回家了,讲难听点,麻木了。”说这话的是船长于建晨,跑船20余年,身着白色制服,讲话干净利索,他一把夺过记者手中的行李,说船员早就盼着我们来,能多些“人气儿”。这也是船上最缺的,船航行在汪洋大海数月,最苦的就是没人说说话儿。对船上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行李还没安顿好,记者就在楼上楼下跑了个遍。钻进船舱,沿着仅两人宽的逼仄楼梯向上爬。楼梯差不多仰着65度角。“小王,要小心!”船长一再提醒我,如果船起航后,得用双手撑住两旁的船壁才能稳住重心。按走廊内楼梯指示标牌,船员的卧室在甲板上方的一二层。头脑里总有种刻板印象,对水手房间的构想一直是:几个人挤在一个小屋里,拥挤昏暗又充满异味,桌上的干豆和燕麦片发了霉。但随后,记者轻轻推开老水手苏兆权的房门,完全打破了之前的想象。海员房间房间是酒店式的格局,进门右手边是卫生间,左手是单人沙发,茶几上的一大盆绿萝给不到10平米的房间增添了不少生气。船员多为福建人,书桌上自然少不了当地的各式茶叶,竟有些居家感。而很多海员也都备着大容量的移动硬盘,装着电影电视剧对付海上无聊的日子。近60岁的苏兆权喜欢看抗战影片,上船前儿子帮他下载了不少。船上跟家里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岸上有些喧嚣,船上则略显冷清。尤其是晚上下了班,回到自己的卧室,这种对比会更加强烈。近距离地接触这样的货轮,记者还是第一次,不过对船上的“等级制度”却早有所闻。从脚下这条船上的房间布置就能看出端倪,轮机长和船长作为管理级,房间位于驾驶室的下一层D甲板生活区,其他船员则按照船上制度,依次住在C、B甲板生活区。大副级别以上的高级船员是单间配套,甚至配一个小型客厅。不过,空间布置虽如此,但不同于国外,船长说,国内的商船货轮没那么严格的等级区分。“大家伙儿不在岗时,都会到我房间喝喝茶,”他说,在国外,像这样货轮,未经允许,船长房间决不许入内。轮机长房间有时,陆地上很多普通的事情,在船上就是巨大的问题。比如上网。上了船,记者一直追问船长:“行船期间,会有信号吗?”但得来的回复却有点失望。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只有船上的卫通电话可以跟陆地联系,但费用很高。后来得知,目前商船上对卫通电话的使用还远远没有普及。船上学到的“规矩”6月20日18时02分吃饭是船上的大事。从船舱出来,沿梯而上来体验船上的餐厅。首先,从这个桌椅配置来看,能够满足30人同时用餐,几十平米的厨房将普通船员与高级船员餐厅间隔开。晚餐就是普通的家常菜,一周七天二十一顿饭,每人每餐30到40元的标准。但在船上第一顿饭,就给记者来了个“下马威”。厨房将普通船员与高级船员餐厅间隔开“小王,青菜要全部吃光啊,这可都是船上的‘宝贝’。”由于船上的每份餐盘的菜饭量都是专门针对男海员订制的,一顿饭相当于记者平日三顿的饭量,无奈只能分给同行的男记者一些。但船长的提醒自有他的道理,船上新鲜蔬菜放不了多久,主副食、冻肉、蔬菜、水果必须放在零下近20度的冷库内储存,气温与船上其他区域形成强烈反差,大厨每次都要穿上厚厚的棉大衣入库提取食材。虽说这顿饭吃得很“囧”,却也学了不少“规矩”。比如,海上的人忌讳翻船,吃鱼时,要先挑掉骨头,再把鱼翻过来;筷子不能架桥一样的平搁在碗上,对跑船的人来说,那意味着搁浅。船员之家配有健身房,还有杠铃、臂力器等器材,楼下还设有乒乓球室供船员们锻炼。餐厅对面是船员休息区,装有卫星电视。以前出海就相当于与外界隔绝。而现在,打开船上的电视,每天都能看到十几个频道的电视节目。茫茫大海上,虽远离陆地,却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国内最新动态,信息无盲区。与记者之前的不安比起来,船员们是兴奋的。今晚,刚好是本届世界杯第六个比赛日,世界杯小组赛B组第二轮,葡萄牙对阵摩洛哥。吃过晚饭,20多名船员,脱下一身咸湿的工作服,踩上凉拖,挤在不大的休息室内,守着一台电视机前。“金海辉”轮上的海员年龄跨度很大,有的在船上像老水手苏兆权一样干了一辈子,马上到了退休年龄,有些则是年轻的90后。海上生活就是值班、吃饭、睡觉,整条船过的就是三点一线的生活,驾驶台、餐厅、卧室,每隔两三个月,才能短暂地登上陆地一两天。窗外是海浪声,甩掉白天的疲惫,几位海员跟随球员的表现,欢呼、呐喊、偶尔也会骂上几句,也算得上是一种发泄。抛锚,等待,等待6月20日20时40分夜色渐深,“金海辉”静静地停泊在天津港。从餐厅再上两层,是记者的房间(暂住引水员房间)。不到20平米的密闭房,透过舷窗只能见到一幅四四方方的海天图,待在船舱里很觉气闷,只能听到机舱轰隆隆的声响。上船4小时后,刚听说,开船时间仍未确定。这是房间内唯一的对外窗口除了水和天,什么也看不到于是,跑去隔壁找船长聊天。船长的房间距驾驶台最近。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使船长能在第一时间处理航行中遇到的紧急情况。卧室稍大,客厅与卧室间隔开,摆了一套茶几和沙发,床、柜子、房间面积的尺寸都比普通船员扩大一倍。沏上一壶茶,准备和船长一起熬过漫长的等待期。“这算啥,年在马拉西亚一处港口,抛锚45天,船上的通信和娱乐设备不比现在。十来盘录像带,每天都是轮着播放,经典电影的台词船员们都会背了;实在看腻了就直接躺在甲板上数星星度日......”1小时、2小时、3小时......和船长侃天说地,无所不谈。但巨轮进出港,万人瞩目,却很少有人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3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