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能和美国匹敌的苏联海军,自解体后海上力量就一落千丈,虽然在潜艇的发展上不甘示弱,但是水面舰队完全是一副西风残照的景象,不得不将战略的重心转移到水下舰队。最尴尬的是苏联解体后,大型造船厂以及蒸汽轮机工厂基本都由乌克兰继承,导致俄罗斯的造船业在各个领域都大幅衰落,不说建造大型舰艇,中小型护卫舰的建造都步履维艰。在近年来俄罗斯海军大规模换装的过程中尤为明显,核潜艇部队驾轻就熟很快得以重振雄风,而水面舰队则面临诸多难题,首先造船的设备就成问题,其次最关键的是搞不定发动机,别看航空发动机俄罗斯水平高,但是船用发动机行业在解体后基本相当于从头开始。据悉曾经俄工业部门称要在年前后才能完成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大大影响了海军换装速度。在年时,俄罗斯海军采购了一批近20艘的舰艇,分别是型巡航艇和型护卫舰,这批舰艇起初使用的是德国生产的燃气轮机作为发动机,然而因受到欧洲对的经济制裁,德国不再给俄罗斯供货,同乌克兰合作研制的燃气轮机还没有完全自主化,因两国关系破裂也被迫终止,大批舰艇面临着没有发动机用的窘境,换装工作一度停罢。在多方求助无果后,中国及时伸出援手,向俄罗斯出口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柴油发动机,拯救了这批水面舰艇,可谓雪中送炭。颇具戏剧性的是,出口给俄罗斯发动机的生产厂家,正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重点援助的对象。俄罗斯海军使用后十分满意,本来计划要用俄国自制柴油机的舰艇,也准备继续采购,并签订了后续合同。然而部分俄国的媒体却突然翻脸不认人,称中国造的发动机有问题,一艘使用了中国发动机的舰艇,在实验时出了故障,之后将不考虑继续从中国进口更多的发动机。实际上俄方早已澄清过,发生故障是因为配套轴承问题,而轴承是一家俄罗斯工厂供应的,已对供应商做出处罚。俄国媒体到底是有意无理取闹,还是因为看到俄国需要中国帮助而放不下面子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