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俄罗斯海军,国内的军事爱好者打了不少口水仗。出现争论的原因在于最近俄罗斯一些媒体的报道和评述,前脚刚有专家声称俄罗斯应该依靠中国的技术和产能发展海军,后脚就传出俄罗斯中型船用燃气轮机研发成功、型核动力驱逐舰可能于未来两年开始建造的消息,结果搞得谁也看不出俄罗斯海军的“套路”。不过,先不谈俄罗斯海军到底应该是“造不如买”还是该“自力更生”,有一个更主要的问题却始终遭到忽视:俄罗斯究竟是否需要一支以大型战舰为主的水面舰队?谈及俄罗斯海军时,很少有人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俄罗斯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海军。军事爱好者们在评判俄罗斯海军时往往容易犯两个错误,第一是以本国海军为标准,第二是以历史上的俄罗斯/苏联海军为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国家的军事力量都是为国家安全需求服务的,历史情况仅能作为参考而非评价标准,本国情况更不能随便套到其他国家。对于目前的俄罗斯来说,建设一支类似中国海军的庞大的水面舰队,其实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从自然地理条件来说,俄罗斯是一个海洋条件极差的国家。俄罗斯北临北冰洋,其漫长的海岸线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每年有着半年以上的封冻期。这种情况对于俄罗斯来说是兼有利弊的:一方面,俄罗斯向北的航路严重受阻、自身的海上力量难以打出去;另一方面,其他国家也基本没有从北冰洋方向对俄罗斯发起海上进攻的可能。俄罗斯西部临近波罗的海和黑海,这两个海域属于不折不扣的封闭海,在这种海域海军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因此不要说俄罗斯,沿岸其他国家的海上力量规模和水平也都很一般。而俄罗斯东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则面临着冬季冰期长、缺乏天然良港的问题,同样不适合大规模部署海军。另外,在太平洋方向上,俄罗斯也缺乏传统的海上竞争对手(美国也是太平洋沿岸国家,但除阿拉斯加,其余部分距离俄罗斯太远,而阿拉斯加同样没有美国海军的大规模部署)。而从海上利益和海洋安全角度来说,俄罗斯就更没必要建设大型水面舰队了。对于海上武装力量来说,其最主要的存在目的在于维持海洋利益、保障海上航线安全。俄罗斯目前的出口产品结构中以重工业产品、资源类产品和农产品为主,除了军事装备的用户遍及世界各个大洲,其重工业产品的用户基本限于原苏联的各加盟国,资源类和农产品的客户则集中在欧洲和东北亚。上述国家与俄罗斯同在亚欧大陆,俄罗斯向这些国家出口产品走水路大多数情况下反而绕远,因此俄罗斯海军也就失去了保障海上航线安全的作用。目前俄罗斯海军以中小型舰船为主的水面舰队,事实上很符合俄罗斯的实际需求。如果盲目发展大型舰船,反而会陷入大而无当的窘境。可以说,目前的俄罗斯海军水面舰队,正在逐渐回归与俄罗斯国家定位相称的地位。目前的俄罗斯不是当年的苏联,没有与美国竞争世界霸主的必要性(当然也没那个本事),因此建立一支严重依赖海外基地的全球性舰队完全没有必要。虽然每年俄罗斯都在国家军事学说里阐述远洋海军的必要性,然而从实际作为来看,俄罗斯对于自身需求什么样的海上力量这个问题是非常清楚的——再怎么说,俄罗斯海军也是拥有十几艘驱逐舰、并且还拥有航母和巡洋舰的大型海上力量,虽然装备比较老,但从规模上比起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欧洲那一票老牌海上强国)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然而最近两年除了“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和“莫斯科”号巡洋舰外,其余的大型舰船除了参与演习基本连港都不出,如果说俄罗斯确实需要用水面舰队维护海上利益,这种明显不正常的局面,该如何解释呢?最后,笔者必须强调一点,上述关于俄罗斯海军问题的推断完全基于目前的情况。如果未来俄罗斯经济恢复到较高水平、且又有了同美国(也可能是其他国家)竞争海上霸权乃至全球领导权的意愿,介时俄罗斯预计仍然会走上苏联时代海军建设模式的老路。但未来的情况,是难以预料和推测的(当然从目前俄罗斯的国家实力看来,至少在经济上追赶主流经济体已经没什么希望了,缺钱的结果就是只能整天做春秋大梦)。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俄罗斯海军这支正在蜕变和重新定位的海上力量,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还是让时间来揭晓答案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