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

广联航空8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中泰证券

发布时间:2023/5/14 14:07:05   
北京酒渣鼻医院医师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117/8598818.html

年8月26日广联航空()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年8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中泰证券陈鼎如杜先康方城林、创金合信基金李晗、宏道投资彭子姮、源乘投资刘小瑛、中融基金焦阳、中航基金陈周飞、中金基金杜超禹、国泰基金姜英、兴业基金姜涵予、万家基金吴欣烨、光大保德信基金林晓凤、华泰柏瑞基金陆从珍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公司年半年度报告的情况

答: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年度战略方向和整体布局,牢记“精益制造,航空报国”的企业使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务实创新为基础,诚信共赢为原则,秉持严谨进取的态度,聚焦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在稳固航空工装市场领先地位基础上,积极拓展复合材料零部件产品的应用范围,持续对复合材料预浸料加工生产、热固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发以及复合材料产品轻量化应用等项目开展科研立项和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公司技术研发实力,为广大航空航天产业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布局之年的整体规划,公司目前下设11家子公司、2家参股企业。经过多年的科研生产实践,公司已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分专业、分区域快速响应机制,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整合行业上下游企业,实现了以哈尔滨总部、西安广联和成都航新为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为核心,自东向西,覆盖东北、西北、西南等我国主要军工大省,辐射全国的航空航天结构类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制造集群。公司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将同时拥有大型及超大型航空工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能力,为国内各省份区域客户实现全方位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总体而言,公司在年上半年度业绩实现稳步增长。

问:请从客户的角度,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做下简单的说明

答:公司作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供应商,紧紧围绕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的区域主机厂、兵器总装厂及军方科研院所布局,公司与各家主机厂紧密联系,合作共赢,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能短期内在指定地区完成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制造能力的复制,迅速为客户解决产能提升所遇到的痛点,业务协作配套加强,市场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问: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及产品有发生重大变化吗?

答: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业务及产品相对来讲比较稳定,公司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领域,主要分成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产品。

公司通过与多家央企主机厂及科研院所开展的战略合作,目前已取得了部分航天类零部件的批产订单,进一步向航天领域拓展。同时,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零部件领域,公司积极开展新的业务,不断向纵向延伸。

本次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再融资项目,其中募投项目“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金属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与公司新的业务领域一脉相承。再融资项目的实施将持续深化公司业务能力。

公司作为专业的航空航天工业配套产品供应商,在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与国内众多主机厂达成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伴随下游主机厂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为迎合下游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系列,公司以具有突出优势的航空工装和零部件业务为基础,积极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零部件领域延伸,以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

问:请公司复合材料建设能力体现在何处?

答:公司已新建完成一条复合材料预浸料生产线,目前已达可生产状态。公司将碳纤维预浸布、蜂窝夹层等复合材料,利用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通过铺叠、固化成型、脱模等关键工序,最终制成客户所需复合材料零部件。复合材料产品生产环节较为复杂,需要考虑人员、设备、材料、技术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公司持续引进先进自动下料机、超声波复合材料蜂窝铣床、激光铺层定位系统、大型固化炉和多尺寸热压罐,在各子公司所在地建设复合材料铺叠无尘净化车间,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积极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了复合材料产品的质量和供货周期,丰富复合材料产品线种类、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对客户的快速定制化供应,提高公司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

问:请围绕年半年度情况阐述一下公司产业布局是如何规划的?

答:公司通过整合行业上下游企业,已经实现了以哈尔滨总部、西安广联和成都航新为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为核心,自东向西,覆盖东北、西北、西南等我国主要军工大省,辐射全国的航空航天结构类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制造集群。

截至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1家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4家,参股企业2家。各子公司按计划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继续优化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强化全国范围内的快速响应机制。

年6月,公司通过股权受让的方式收购成都航新剩余30%股权,成都航新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增强公司在西南地区的整体盈利能力。成都航新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79万元;景德镇航胜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53万元。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工装中心、零件中心、复合材料中心、总装中心和发动机中心等五大生产中心分工协作工作力度,与西安广联、成都航新、珠海广联、景德镇航胜等西北、西南、东南地区的各家子公司紧密配合起来,进一步提升业务配套能力,进一步巩固分专业、分地域快速响应机制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

广联航空主营业务: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及金属零部件的制造、航空工装设计制造、飞机设计制造

广联航空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54亿元,同比上升.99%;归母净利润4.18万元,同比上升85.09%;扣非净利润4.06万元,同比上升.29%;其中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49亿元,同比上升54.4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2万元,同比上升6.0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4万元,同比上升39.01%;负债率39.02%,投资收益.8万元,财务费用.59万元,毛利率57.89%。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9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93万,融券余额增加。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广联航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6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