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

国机重装回归A股8日上市交易瞄准国家级高

发布时间:2025/6/26 16:18:59   
来源:证券时报网6月8日,曾经主动退市的A股第一股二重重装变身国机重装(简称ST国重装,代码)正式重返A股上市交易。值得一提的是,从年到年,历时7年改革历程,二重重装经历了主动退市的阵痛,推动进行了资产重整并引入战投获得新生,打造了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国家高端重型装备旗舰企业——国机重装。二重重装主动退市是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改革以来的首例尝试,一方面有效化解了因退市可能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为完善自主退市机制积累了经验,保护了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主动退市重整脱困年,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二重)实施联合重组。年5月,中国二重主业上市公司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二重重装)主动退市,同年7月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据了解,主动退市以后,中国二重通过债务重整去杠杆、盘活资产去产能、瘦身减负去库存、提质增效降成本、整合资源补短板等多项重大改革,推动企业运营走上了稳健发展之路。年,中国二重通过“以股抵债+现金偿还+保留债务”的综合偿债方案,高效推进司法重整程序,两个月内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重整计划,实现了“快进快出”。债务重组使得中国二重资产负债率从%降至90%左右,每年节约利息支出约6亿元,为实现改革脱困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中国二重及二重重装“双重整”案被最高法院列为企业破产重整及清算十大典型案例。该案例还被收入《企业金融债务重组实务》一书,成为原中国银监会出台“企业金融债务重组办法”的依据之一。为盘活企业资产,国机集团出资近40亿元收购并盘活了镇江基地、成都研发大楼等重大资产,减轻运营负担。同时,企业还积极推动存货盘活、债权回收工作,仅年就实现增利超5亿元。为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工作,中国二重通过多途径分流措施,在岗职工人数从年末的人降到了人,减少综合人工成本支出近6亿元。同时,通过持续开展质量提升及成本控制专项工程,不断增强成本竞争力。据悉,国机集团内部的协同签约额超50亿元,投入专项研发经费10多亿元用于支持中国二重的长线产品研发。通过精准攻坚,中国二重年实现利润总额5.3亿元,实现改革脱困目标。年,中国二重进一步巩固改革脱困成果,实现利润总额5.7亿元。引入战投轻装上阵年3月,国机集团以二重重装为平台,整合中国重机、中国重型院等重型装备板块优质资源,新组建的国机重装实现了集科工贸于一体,正积极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国家级高端重型装备旗舰平台。年底,重组后的国机重装实施完成了定向发行,落实了国有资本金权益,并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中央企业中引进了5家战略投资者。企业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至60%以下,促进了企业轻装上阵,也进一步优化了国机重装多元化产权结构。年、年,国机重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23亿元、92.65亿元,利润总额6.2亿元、6.4亿元,企业运行质量稳健,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资产质量处于国内同行业较优水平,具备良好的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目前,国机重装拥有行业领先国家级科研院所、全球最高等级极限制造能力,拥有全球化市场布局和国际工程承包与服务经验,具有从科研、制造到国际工程贸易的全产业链优势。近几年来,国机重装成功研制吨航空铝合金厚板拉伸机、吨自由锻造油压机、新型智能化热模锻压力机等重大成套装备;成功研制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高中压转子、百万千瓦级核电常规岛转子、百万千瓦级水电水轮机铸锻件、重型燃气轮机复合转子、国内最高水头长龙山抽水蓄能机组转子中心体等高端铸锻件;成功研制CAP冷却剂主管道、堆芯补水箱及海外首堆“华龙一号”主管道等核电装备,以及吨级锻焊加氢反应器;成功研制飞轮储能装置、粉煤热解装备、垃圾熔融裂解装备、油泥污染物处理装备等新产品,加速推进系列化、产业化。按照“走出去”战略,国机重装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营销分支机构;以EPC模式承建了百余项海外重点工程,形成“开发一批、签约一批、执行一批”的海外项目良性循环;以BOT模式成功进行海外投资,并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如今,重新回归到了A股主板市场的国机重装表示,公司将继续瞄准高端重型装备制造业,借力资本市场奋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端重型装备集成服务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0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