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轮机 >> 轮机前景 >> 调研日报生物柴油产能快速增加,新产能
嘉澳环保:生物柴油产能快速增加,新产能全部用于出口欧洲
去年整体做了8万吨的生物柴油和1.8万吨的工业混合油,8万吨生物柴油里有3.8万吨是自用,自用部分的生物柴油质量要求只需要满足生产环保增塑剂即可,品质上面与出口用有区别,自用部分给予吨净利-元作为加工费用,出口生物柴油吨净利元,工业混合油加工利润在元左右。
产能方面,环保增塑剂略有增加,生物柴油大幅增加,年为10万吨,今年正在调试的是连续生产的20万吨生产线,调试结束后整体产能达到30万吨/年,今年将是生物柴油业绩释放的年度。
在航空发动机没有大的变革下,生物航煤是唯一且具有较高性价比的用于航空业减碳的产品,公司在这方面有技术和市场的储备。
公司与壳牌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也不单是销售协议,也是新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渠道,不仅是壳牌,意大利国家石油、道达尔、BP都在筹备生物航煤,这代表生物燃料的发展方向,也是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
新能源20万吨是全部用于出口,调试出的产品也会陆续销售出去,已经达到欧盟指标要求。按照章总对新产线的把控,5月开始稳定生产,在油价这么高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开足,去年也做了股票激励,激励的时候只有净利润指标,1.5亿是保底的,目前来看新能源产线是符合预期的。
容百科技:订单增长快于产能释放节奏,钠电池技术储备可以满足客户选择
接下来的产能释放节奏会比较快,预计去年年底的12万吨在二季度能够满产。贵州以及韩国工厂在二季度也会陆续投产。对于订单和产能释放的匹配程度,是基本匹配的,产能释放的节奏相对订单来说稍微慢一些。
公司在纳电材料有很多年的技术积淀,在两种主流路线(普鲁士白和层状氧化物)都有技术储备。
最早在年的时候,已经有小规模吨级产量。目前,纳电出货量主要取决于下游客户需求,公司新建产线已具备兼容性,能够同时生产锂电材料和纳电材料。其他电池材料目前也和行业内比较领先的电池厂在开展合作,我们的进展也是比较快的。目前来看,两种技术路线各有千秋,具体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开展。
公司基于“新一体化”战略规划,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上游已落地了如已经公告的华友和格林美项目,会持续推动公司供应链降本,后续公司会陆续推动相关项目落地。今年一季度前驱体平均自供率30%左右。
航发控制:军工行业保持高景气度,公司股权激励正在推进
新型号运输机、轰炸机和舰载机的发动机缺口较大,国产化替代需求迫切;维保的推动;燃气轮机也有大的需求。
十四五保持较好的增长,利润水平增速不低于十三五末期的水平(十三五末利润增速32%)。
股权激励上市公司还未实施,节奏要慢于集团其他未上市企业一些,公司21年到重机、光电、沈飞调研,做了草案,基础工作已经完成,当前在沟通推进(与集团和发改委沟通确定方案),具体时间落地不能确定,22年上市公司在积极推进,生产在上市公司内,研究人员在研究所(所),如何平衡还需要衡量。
主业的科研型号任务比较饱满,国际贸易业务保持在当前水平,通过该业务保持与国外的通讯功能,预计随着疫情的放开,外贸需求会有所上升,但外贸业务占比不会很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