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轮机 >> 轮机资源 >> 1866年,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的经过和
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于年创办的。左宗棠造轮船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他就提出“更造炮船火船之式”。年,他在给总理衙门信中建议:“将来经费有出,当图仿制轮船,庶为海疆长久之计。”年,他在给宁绍道台史致谔信中指出:“轮舟为海战利器,岛人每以此傲我,将来必须仿制为防洋缉盗之用。”
年,他又上书总理衙门,强调“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持”。年,左宗棠历述以往购赁外国轮船事宜上总理衙门说:“就局势而言,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年,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即在杭州找中国工匠试制了一只可容两人的小火轮,全部自造,但“试之西湖,驶行不速”。
他找当时在他军队中工作的法国洋枪队提督衔的德克碑和总兵衔的日意格观看。他们说:“大致不差,惟轮机须从西洋购觅,乃臻捷便”,并以“法国制船图册相示,并请代为监造”。当时左宗棠忙于镇压太平天国战争、未能顺及造船。
到年,左已任闽浙总督,时德克碑在越南,日意格在汉口任税务司,遂由左宗棠约日意格来福建,订立了由日意格、德克碑监造轮船的合同。
合同规定,在5年期内应制造大轮船11艘,小轮船5艘,大轮船匹马力能载万斤、小轮船80匹马力能载三四十万斤,均照外洋兵船式样、估计经费万两。左宗棠并任命日意格为福州船政局正监督,德克牌为副监督,“一切事务均责成该两员承办”。
按照左宗棠于年上清廷的奏折、他主张自造轮船的动机一方面是为了海防,另方面也是为了商务,他说、“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日久消耗越甚,不唯亏折货本,寝至歇其旧业”;举办造船,“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这也奠立了他在办福州船政局中要求造船“兵商两用”的思想。
左宗棠的造船计划曾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不过清廷还是批准了,由左和沈葆桢主持其事。同时又引起英国的干预。“英国领事等屡以造船费大难成,不如买现成船为便宜,此即暗中使坏之一端”。又由海关税务司赫德策划,由福州税务司法国人美理登出面,向福州将军吴桂上“论试造轮船有欠妥协”书,及其他活动。法国外交部和海军部对日意格在中国造船事也意见不一,以至法国驻沪领事在给合同签证上发生周折。
不过,合同终于成立。年,左宗棠与日意格商定将船厂设在马尾罗星塔地方,尚未动工,左宗棠就被调任陕甘总督,率湘军镇压回民起义去了。左宗棠到西北后仍然过问福州船务,应左之请,清廷任沈葆桢为船政大臣。
马尾船厂占地亩,年12月破土动工,先建船坞。船坞西临闽江,周围有余丈之壕沟;迤东为各机厂,坞之东南为学堂和住宅区。工程进展颇快,年秋基本完成。船坞有船台3座,长30丈,可修造吨之轮船。生产车间有水缸厂(制造锅炉)、轮机厂(装配蒸汽机)、合拢厂(安装船体)、钟表厂(制造经纬仪)以及打铁、打铜,锯木、木模、铸铁(翻砂)等厂。
所用机器均购自法国,所用铁、木等材料亦均进口。年,在坞之东另建成大型锤铁厂(锻造厂)和拉铁厂(轧材厂),配有6台汽锤,4台轧机。年又将打铁厂改建为铁胁厂。中法战争中船厂部分受损,战后修复。年增设鱼雷厂,设备购自德国。年筹建青州石坞,年始完工。
该局所需铁料均赖进口,年计划开采福州穆源铁矿,迄未实现。拟办炼钢厂,亦未实现。
造船情况
年1月,船政局开造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年6月下水,所用为英国进口的马力立式单缸往复暗轮轮机。配以木壳,排水量吨(另一资料1吨),该轮实为一运输船,配炮4尊(另一资料6门),以船身过长,吃水太深,不便兵船之用,年改造为商轮。自万年青号起,至年日意格、德克碑去职,在他二人监造下共生产轮船15只。
日意格与左宗棠订立的造船合同,应于5年内造船16只,结果在7年内造成15只。这期间所造的船,整个说是失败的。这时造船技术发展很快,造船亦如前述之兵器制造,是一种追赶时代的工业。其发展趋势是:由木质船而铁胁船,年以后已通行铁壳和钢甲船;由明轮而暗轮(螺旋桨),年以后渐行双暗轮。轮机方面,由单缸往复式而多缸,由竖式而卧式,年以后已逐渐采用复式轮机(康邦机),燃料大为节省。
日意格等监造之船仍属木质船,且马力小,式样陈旧。按合同规定所造“大轮船”仅马力,西外之小炮船。年国内江南厂所造操江号、测海号亦有,~马力了。福州所造船非专供作战之用,实系商轮勉强装炮,每船只装炮五门,当时江南厂所造已装炮8门。
年即有人指出,西洋兵轮全在马力大而炮位多,故能纵横颠簸于重洋巨浪。
于是商之日意格,于第7只扬武号加大马力为匹,配炮13门,速率亦由每小时70里增为90里,载员由人增至人。但仅造此1只,以后日意格所监造的8只船,又都同到老路,为马力和80马力,毫无改进。
轮机方面,左宗棠一开始就强调自造,他说“轮船一局,是专为习造轮机而设”,其“大轮船”“除拟买现成轮机两副外,其余九副皆开厂自造”。事实上,该厂最初所造四船都用进口轮机,年始自造成双缸竖式往复蒸汽机1台,功率马力,装于安澜号。以后各船,是否均系自造轮机,尚无确证。
不过,左宗棠与日意格所订合同中,有一项颇具卓见的“保约”,即开厂5年之内,开设学堂,要使中国学员“通一切船主之学,能自监造驾驶,方为教有成效”。这就是左宗棠所说,“非为造轮船也,欲尽其制造、驾术之术耳”。
他认为法国制造最精,英国驾驶最娴。故福州局开设之初,即设求是堂艺局,分前后两学堂。前学堂习法语,设造船、设计二科,需学徒班(制图);后学堂习英语,设驾驶、轮机(指安装、管理)二科:学制五年。
第一期招学生,学徒余人,陆续淘汰,至年尚有名,部分已达工程师、大副水平,严复、邓世昌均此期生。年起又选优秀生留学英法,至年共派三批65名,连同北洋水师学堂的共86人,装留学德、比、美、日,形成了一支出色的科技、驾驶队伍,并有政法、经济学着11名。
左宗案与日意格的合同还规定,5年期满,“该正副监工及各工匠等不留用。该局有洋匠30多人。年日意格、德克碑合同期满离职。洋匠亦陆续解聘:福州局已有自已的技木骨干,进入中国人自己造船时代。-年自造轮船4只,仍是按日意格遗制。但同时即兴建铁胁厂,并往英国购康邦机2台,准备造铁胁兵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