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

揭秘丨我国导弹驱逐舰心脏如何实现国产

发布时间:2025/3/30 14:04:25   
02:11上世纪80年代,导弹驱逐舰是否进入先进行列,最主要的标志有三点:是否有防空导弹、舰载反潜直升机以及燃气轮机。相比之下,当时中国的导弹驱逐舰明显落后于外国。中国研制更先进的驱逐舰迫在眉睫!研制重担落在了潘镜芙的肩上,由他担任总设计师。▲潘镜芙院士在中国建造的驱逐舰上留影当时中国在新型导弹驱逐舰的诸多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已服役的型导弹驱逐舰在执行任务时暴露了一些问题。年5月,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了“东风5号”远程运载火箭。由6艘型导弹驱逐舰组成的海军护航编队参加了观测运载火箭、发射后打捞和护航等任务,保障了船队海里航行的安全。由于导弹发射装置的引入,的舰体加长了许多,影响了舰船的适航性。潘镜芙经过论证后,发现问题根源在于动力装置的落后。动力装置是导弹驱逐舰的“心脏”。当时,国外先进的导弹驱逐舰采用的是燃气轮机,而我国型导弹驱逐舰采用的是蒸汽动力。虽然蒸汽机功率大,但每一次出航都要生锅炉,不仅耗时,也影响军舰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潘镜芙下定决心,在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的动力装置上引用国外设备,“心脏”升级首当其冲。当时这种做法引起了不小争议。有人开始讥讽他造的新舰:“如果设备出问题了,难道让外国人来解决吗?”潘镜芙顶住压力,反复强调:“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可弥补国内的一些短板不足,使新型驱逐舰整体站在较高技术起点上,加快国产驱逐舰的发展速度。凡引进的设备,都要确定国内的技术责任单位和生产单位,实现国产化,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潘镜芙院士潘镜芙“两条腿走路”的观点得到了时任海军司令员刘华清的认同。刘华清把潘镜芙的这种开放性思维用最直白的语言描述为“花钱买时间”。刘华清说:“不要一提到花钱,就动摇我们的决心。动摇来动摇去,什么事都干不成。我们的总体设计水平还很低,花点学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比关起门来一步一步摸索要快得多。”▲长沙舰中国建造的D型驱逐舰之一在经过反复的探讨和争论后,最终上级领导明确了我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的指导思想,简单说,就是“自主研发,部分引进”。年4月1日,工程正式启动。决策机构给出了“10年计划”,即年至年完成设计,年至年完成建造。“两条腿走路”的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大概10年的学习和技术攻关,我国第三代导弹驱逐舰全都实现“心脏”国产化。★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秘密档案》栏目★撰稿:胡志强编辑:王宁磊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删除为您揭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3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