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

又一惊喜2030年10艘新型护卫舰计划

发布时间:2025/3/26 11:59:55   

《南华早报》近期的一篇报道在战略情报领域引发了强烈的震动。一张照片如病毒般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而其内容也足以令全球防务观察家瞩目。这张照片揭示了广州黄埔文冲造船厂——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实力雄厚的造船设施,里面两艘新锐军舰的巨大影子。这两艘战舰已经接近完工,正被缓缓推出干船坞。

其中,一艘是中国海警新的守卫,A型护卫舰,这是中国船舶集团的一项重大任务。另一艘,是更具突破性的B型护卫舰。从视觉观察来看,这艘新型军舰与A的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仿佛它的设计理念更注重应对远洋的复杂战术挑战。

再向回看,我们发现在今年6月份,就有情报显示,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也正在建造另一艘B型护卫舰。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广州黄埔文冲造船厂在军舰建造速度上超越了上海的同行。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即到今年年底,中国将迎来两艘最新的B型护卫舰下水。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海军的战术和战略能力,对全球军事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的A型护卫舰,已经分五批次中造出了40艘,最近建造的三艘分别在年8月和11月下水,预计在今年年底即将加入北部战区海军的序列。然而,伴随着A的建造数量已经较多,有理由预见,其生产线可能会暂告一段落。

海军的精力将转向更为先进、性能更卓越,且在各个战术领域中都有显著提升的B型护卫舰的生产。根据之前透露的卫星照片,正在上海船厂建造的B,其长度大约在米到米之间,宽度达到18米,预计排水量超过5千吨,甚至有可能达到6千吨。

相较于A型的4千吨,这样的排水量显然有了一次飞跃。更大的排水量,意味着B型护卫舰在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搭载能力上将有更大的提升,同时也预示着其在船内空间的配置上会有更多的余地。这种变化,对于远洋航行中的舒适度,将会有相当大的改善。

关于B型护卫舰的动力系统,预计将会有较大的调整。许多人可能会认为B型护卫舰会继续采用A型护卫舰经过时间检验的陕柴重工16PA6V-STC柴油动力系统。然而,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有很大的可能是B型将会抛弃A型的柴油动力系统,转向柴燃混合动力系统。

这种动力系统的变革主要基于三个核心因素:

首先,柴燃动力,也就是燃气轮机与柴油机的组合,能使舰艇的速度提升到30节以上。这种速度增强将使B型护卫舰更有能力随航母执行长距离海上任务。

其次,燃气轮机与柴油机的混合动力设计可以使B型护卫舰的航续里程得到显著提升。在进行远洋航行时,B型可以根据行驶速度的需要,灵活切换燃气轮机和柴油机的使用,从而满足常规巡航或高速行驶的不同需求。合理使用燃气轮机和柴油机还可以节省燃料,使B型护卫舰能够行驶更远的距离。

第三,燃气轮机不仅可以带来更高的速度,同时也会提升B型护卫舰的隐蔽性。因为燃气轮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相比柴油机要小得多,这将有助于B型护卫舰更好的隐蔽行动或执行反潜任务。

另外,我们可以看出B的设计将采纳“中压直流全电推进”技术,一项由杰出的马伟明院士及其团队驾驭的创新成果。在国内广播电视总台的专访中,马伟明将此技术与英国的45型驱逐舰以及美国海军舰艇所采用的同类技术进行比较,他信心满满地表示,这项新技术足以领先这两者一个世代。

然而,有关B具体将装备何种武器,此时仍然云遮雾绕,各方争议不休。以舰炮为例,B可供选择的舰炮口径至少有三种:76毫米、毫米、毫米。其中,毫米舰炮作为驱逐舰的标配,威力不俗,对地打击能力一流。而A型护卫舰所装备的76毫米舰炮,尽管口径较小,但在防空作战方面表现突出。在这两者之间则位居毫米舰炮,其口径适中,但就单项数据而言,却无法与前述两种舰炮相提并论。

从后勤保障的角度考虑,如果B选择装备毫米舰炮,必将加重海军后勤的负担。因为,如果在B上装备毫米舰炮,就意味着在同一种护卫舰上搭载两种不同的舰炮。基于这种考量,B很有可能会继承A的76毫米舰炮。然而,也不排除为适应远海作战的需求,B可能会选择毫米舰炮。

在垂发装置的选择上,B面临两种口径的选择:毫米和毫米。当前,其前身A配备的是毫米垂发装置,然而作为改进型的B,选择使用更大口径的毫米垂发装置的可能性极高。我国海军现行装备的毫米垂发装置,具备冷热两种方式的垂直发射能力,兼容的导弹种类也更多。

业界普遍的预测是,B可能搭载4组8联装,共计32单元的毫米垂发装置,能够容纳各种任务的导弹,如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导弹以及巡航导弹。若B的战略定位更偏重防空作战,那么舰体中部很可能再增设16单元的毫米垂发装置,装备以“红旗”16为主导的防空导弹。若B重视反舰作战,那么有可能会安装2座4联装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然而以上的判断,无论有多合理,仍只能算是推测,并在行业内有一定争议。关于B的精确技术细节,我们需要等待其公开下水、服役后的实际表现才能揭晓真相。

事实证明,B型的诞生,体现了A护卫舰在海军实战中的优秀性能与效果。这舰艇的出色的性能使其有了进一步改良的潜力。那么B会建造多少艘呢?

回首过去,自年第一艘A护卫舰下水至年12月第40艘A完工,建造节奏在五个批次中基本维持了每年2至3艘的频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和年,A的建造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每年5艘。根据此前的经验,我们预计B型的首两艘舰船将以每年两艘的速度建造,这主要是为了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

一旦B的性能测试和调整完毕,其生产速度必然会逐步加快。然而,最终的建造数量,还将取决于海军的实际需求。到年,B型护卫舰的数量很可能会稳定在大约10艘左右。

这样的规模,不论是配合驱逐舰参与航母编队的联合行动,还是作为两栖舰的护航舰,B都将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优异的性能和适度的数量,将在未来的海军战斗中展现显著的实力。#军情集结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2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