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轮机 >> 轮机前景 >> 蓝鲸安检长江上海段船舶易发故障之换油篇
长江上海段船舶易发故障之
---换油篇
Vol.01前言根据《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规定:自年1月1日起,国际航行船舶进入我国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的,应当使用硫含量不超过0.10%m/m的燃油;江苏浏河口至云南水富处于内河排放控制区内,部分船舶为了满足进江低硫燃油使用的要求,同时为了更好的操纵性能等原因,选择在深水航道航行期间换油,然而深水航道流速急,通航密度大,在航道内执行换油操作安全隐患大,且船舶一旦失控极易引发连锁反应。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几起由于换油引起船舶故障的典型案例。
Vol.02典型案例01案例1年4月底,某外轮深水航道进口,用车后主机转速突然极速下降,船员几次尝试重启主机,均未成功,吴淞海事局随即进行现场交通指挥,令船员立即进行故障排查,发现是供油单元前滤器堵塞,经过及时清洗供油单元滤器等操作,主机恢复正常,轮机长认为滤器堵塞是由于所用燃油质量存在问题造成的,遂进行换油操作,并安排了一名机工去进行燃油转换。然而机工在慌乱中没有及时关闭主机供油单元的蒸汽加热阀以及主辅机的燃油伴热管阀门,导致柴油被加热汽化,错误的操作最终导致了主机停车、辅机跳电,船舶彻底失控,所幸管控及时,未造成次生事故。
案例2年6月,某外轮深水航道进口,进行换油操作,轮机长通知一名机工去执行换油操作,该机工在供油单元操作相关转换阀后返回集控室,随即主机燃油低压报警被激活,船舶迅速失去动力。海事部门调查后发现,原来在换油前一名机工为检修滤器,关闭了低硫燃油日用柜的出口阀,口头告知轮机员,轮机员未在轮机日志中记录。具体进行换油操作的机工在换油前未通知轮机员,也未核实低硫燃油日用柜的阀门开闭情况,导致了事故发生。
03案例3年4月底,某外轮深水航道进口,引水登船后,轮机长下令更换低硫油,几分钟后,主机燃油滤器、燃油流量计发生堵塞,引发了主辅机燃油低压报警,进而导致船舶失电、主机失控。
案例4年3月底,某外轮深水航道进口,由重油更换轻油后发现主机异常,船舶只能慢速行驶,吴淞海事局交管中心立即发布安全信息广播,组织现场交通,派遣拖轮协助其前往最近的锚泊区进行抛锚检修,所幸未造成其他安全事故,最终经海事部门调查发现是由于换油操作后主机喷油器堵塞导致的船舶主机故障。
Vol.03事故原因分析讨论
原因一:杂质溶解致堵塞。根据案例3和案例4,滤器、喷油嘴堵塞发生在换油后,两者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值得讨论。小编所在团队先后对多家航运公司的机务、轮机长进行了调研,重点是低硫燃油使用方面的问题,其中,相当比例的人员反馈,在换油操作过程中,也曾经碰到过上述情况,即更换低硫油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滤器堵塞。调研人员认为,船舶长时间使用重油,管壁中附着了一定量的固态杂质,更换低硫油后,由于低硫油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对管壁中附着的固态杂质内进行了冲刷和溶解,大量杂质从管壁剥落,经过滤器、喷油嘴时,造成了堵塞。
原因二:操作责任未落实。案例1这一起单船连续两次失控的故障,海事部门调查后发现,轮机长事前并未能按照《轮机部年度维护保养计划表》对燃油系统、管路、滤器进行按时的保养和清洗,导致船舶的第一次故障。案例2和案例4都涉及到船员操作失误导致故障的发生,反映出了部分船员维护保养责任未落实,换油操作不熟悉,彼此沟通不及时、不准确。总的来说,都是未按规则操作。
Vol.04预防的对策及措施
1*、深水航道流速急,通航密度大,在此小编强烈建议在进入深水航道之前完成换油操作,不仅能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的发生,且能获得更好的操作性能以应对狭水道内多变的情况。
2、定期对燃油及相关系统进行清洁保养,确保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3、保证燃油质量合规,在不同情境下使用适宜的燃油。
4、在换油流程中及时开关蒸汽加热阀以及主辅机的燃油伴热管阀门,严格遵守公司船舶燃油转换操作程序。
5、公司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做好相应培训。加强船员安全责任意识,确保落实各项主体责任,并定期考核。
END本期小编:陈英舟
本文来源:蓝鲸安检创新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