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

2023年IPO被否营收增速大降982

发布时间:2025/6/20 12:20:43   
雷安萍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www.znlvye.com/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作者:黄锐

来源

时代商学院

作者

黄锐

编辑

孙一鸣

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一场触及监管底层逻辑的变革、刀刃向内的变革、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变革,有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有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到北交所试点注册制,再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4年多的时间,A股注册制从“试验田”走向“全市场”,开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今年上半年,A股迎来全面注册制落地的首个“半年考”。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上半年,A股累计发行新股只,整体节奏同比有所放缓;IPO过会率为84.54%,略低于去年同期的86.69%,其中有10家企业上会被否,16家企业被暂缓审议。

在监管层坚持“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把IPO入口关”的背景下,如何让IPO企业“行得通”?各板块IPO最新审核标准有何变化?今年上半年10家上会被否企业都存在什么问题?另外16家企业被暂缓审议又是哪些原因?一企一案,时代商学院通过逐一剖析,以解读企业IPO遇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观察监管层IPO审核把关的重点和方向,为今后IPO企业发布招股书之前自我检查和市场对新申报IPO企业进行诊断提供对标依据。

4月13日,成都裕鸢航空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鸢航空”)上会被否,成为年内第7家被否的IPO企业,也是年内第4家被否的创业板IPO企业。

据招股书,—年,裕鸢航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大幅放缓,且业绩增长依赖第一大客户,研发费用率和研发人员占比亦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上市委审议认为,裕鸢航空未能充分说明主营业务的成长性,未能充分说明其是否符合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板定位要求,依据相关规定,对其IPO申请终止审核。

据时代商学院统计,今年上半年被否的10家企业中,有5家为创业板IPO企业,其中被直接问及成长性问题的有3家,另外2家则被问及创新性和研发费用问题。总体来看,5家企业均涉及“三创四新”的创业板定位问题。

营收增速大幅下滑,成长性存疑

据了解,裕鸢航空主要从事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业务,产品包括军民用飞机零部件、军民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

据招股书(申报稿和上会稿),—年(下称“报告期”),裕鸢航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6万元、1.45亿元、2.06亿元、2.36亿元,其中,—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8%、41.90%、14.67%。年营收增速较年下降98.12个百分点,呈明显放缓趋势。

按产品类别划分,裕鸢航空的主营业务是机体结构件、起落架零件、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燃气轮机零部件、其他这五大类别。其中,机体结构件业务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年,该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2万元、.35万元、1.32亿元、1.52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21.82%、57.82%、65.89%、66.28%。

可以看出,裕鸢航空的机体结构件业务收入在年大幅上升,但之后的同比增速又快速回落。

在上会现场问询环节,上市委要求裕鸢航空说明年机体结构件产品收入大幅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未来是否存在收入下滑风险;结合市场空间、行业竞争格局、公司竞争优劣势等情况,说明主营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需注意的是,年12月30日,深交所修订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进一步细化创业板定位关于创新性和成长性的评价标准。

《暂行规定》推出后,今年上半年被否的5家创业板IPO企业中,被直接问及成长性问题的有3家,另外2家被问及创新性和研发费用问题,均涉及“三创四新”的创业板定位问题。

业绩增长严重依赖单一客户,经营独立性或不足

IPO企业的大客户依赖一直是监管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0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