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轮机 >> 轮机发展 >> 中国女焊工刘霞37岁攻克世界顶尖技术
她出身于农民家庭,但她却从未看轻过自己。她考入了心仪的大学,却被调剂到了自己从未想过要加入的专业。
她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用行动证明自己,并且仅用时三年就成为正式员工得到单位认可。
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攻克了世界顶尖的技术,将核电汽轮机转子焊到了世界之巅的高度,德国的专家甚至亲自上门请教。
本期子牙童趣观察,就带领大家认识这位为国争光的巾帼英雄刘霞的故事。
(一)
年2月,刘霞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她从小便十分热爱学习,并且她的成绩在班里也时常名列前茅。
在那时她自己或许也从没想过日后要从事与电焊有关的工作,因为在我们的固有印象里,电焊工一般都是男人在做,而一个女生去学习电焊怎么看都有一些格格不入。
高中毕业之后,刘霞顺利地考入了甘肃理工大学,但是令她没想到的是,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上显示,她竟然被调剂到了焊接专业。
学习焊接是需要精细的技术以及高超的力量的,这让刘霞感到十分措手不及,但是她认为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自己被调剂到了这个专业,那么自己就应该对知识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于是,刘霞带着录取通知书在九月报道,走进教室后,她发现,自己竟然是这个专业唯一的一位女生。
起初刘霞面对着众多的器械以及繁杂的操作想过退却,但是在老师的劝导以及自己内心的韧劲的支持下,她咬着牙硬着头皮开始接受这一专业。
虽然没有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但她并没有放弃学习,反而更加努力,要在男生云集的专业闯出一片属于她自己的位置。
就这样,刘霞日复一日的学习让她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大学毕业后,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进入了上海汽轮机厂工作。
初次进入工作岗位的她引起了单位不小的轰动,大家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小姑娘,谁也想不到,这个外表文静瘦弱的小女孩竟然会从事焊接的工作。
毕竟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是五大三粗的男生,大家对这个刚毕业的小女生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尽管如此,刘霞还是凭借自己过硬的个人知识储备以及优秀的操作能力,解决了一些老焊工师傅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她也凭借这些表现获得了周围人的积极认可,在工作上收获了更多肯定,她也更加的充满工作动力。
渐渐的,随着时代的更迭,工厂里许多老员工退休,新的员工也一批地接替了他们的位置,而刘霞也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过硬的技术成为了工厂的骨干人员之一。
肩负重任的刘霞自然也知道,自己的责任如此重大,那么随之而来的,自己的能力也必须越来越强,否则仅凭资历深厚这一点是很难被大家信服的。
于是刘霞更加努力地磨练自己,渐渐的,周围的工人都知道,工厂的焊接岗位上有一位“女强人”。
刘霞虽然对自己要求极高,焊接水平也非常高,但是她从不因为自己资历深厚便倚老卖老,她十分亲切乐观,平易近人,与工人们总是在一起玩笑,是一位非常有威望的前辈。
(二)委以重任,自主研发汽轮机转子焊接
年,已经担任上海汽轮机厂焊接工程师的刘霞被委以重任——让她去进行焊接转子的自主技术研发,并且由她担任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起初刘霞团队都没有想到这项工作的任务究竟有多么艰巨,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项十分容易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所以没有什么人将它放在心上。
可是大家很快发现,自己的判断与现实出现了非常大的偏差,为这项技术实施所设计的方案,利用现有的技术根本无法做到,实验产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以及缺陷。
刘霞团队意识到了现存的问题,于是他们开始将这个项目重视起来,并且努力寻找突破与对策,但是却始终四处碰壁,生产的产品怎么也不过关。
于是,整个团队的成员一起商讨,重新设计了试验的方案,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且详细分析了每一个实验参数,只是为了尽早突破技术的难关。
因为在当时,焊接转子技术一直被国外的发达国家垄断着,并且他们严格地控制着汽轮机的外销,而我国也因此一直被发达国家在这一技术上卡死,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发展。
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之下,刘霞将国家命运与自己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时正值酷暑,车间的温度已经达到了四十摄氏度。
为了安全生产,他们还必须穿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这样几个小时下来,整个人都被汗水浸湿。
就算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刘霞和她团队的伙伴们也没有想过放弃,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努力突破技术的限制。
在经历了七十多次的失败后,刘霞和她的团队终于克服了世界顶级的焊接转子技术中最为重要的那个技术难题,也就是低压异种钢转子的焊接。
这让每天都顶着极大压力的刘霞和团队的每一位伙伴都倍感兴奋,这么久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成功。
克服了这一最大的难题,刘霞和她的团队一鼓作气,继续突破了其他焊接转子的难关,并且在年正式将这些技术投入进产业化的生产中。
(三)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研发
年,仅仅时隔一年刘霞便再次投入到另外一项技术的研发中,那就是——我国华龙一号百万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这次的技术研发难度甚至比之前的还要更大,但是有了上次的生产与研发经验,刘霞和她的团队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毕竟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人了。
于是,仅用时一年的时间,刘霞便再次实现了技术突破,并于同年年底实现了该技术的核电汽轮机的制造生产,并且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上海电气凭借着自主研发技术的高质量,成功赢得了众多的国外项目合作订单。
刘霞的两次自主技术研发的成功,意味着中国突破了国外对于我国相应领域的封锁,让我国成功掌握了属于自己的技术,并且也为我国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创收,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德国专家还特意上门来学习我国的焊接效率如此高的方法。
取得了如此高成就的刘霞并没有就此止步,她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于是她继续坚持学习,不仅考取了上海交大的硕士学位,更是读取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博士学位,实现了自己全方位的提升。
刘霞深知自己之后,中国也必须有可以担当重任的人,于是她开始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技术人员,并且在一线与他们一起发现与解决问题,而这些年轻人也亲切地称呼她为“师姐”。
刘霞被评为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并且登上了上海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特别节目上,为大家分享她的故事。
二十年来,刘霞在焊接这一岗位上兢兢业业,她用自己的耐心与细心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她也会坚持,一直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于刘霞兢兢业业且伟大的一生,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