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

为什么航母速度大多数都在30节左右30节

发布时间:2025/3/30 13:07:42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千米”、“千克”、“吨”等计量单位,这些计量单位之间有着完善的换算制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其中,像“海里”、“节”、“英里”这样的计量单位却并不常见,可能只有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在生活中才经常见到,或者是一些喜欢船只的爱好者经常可以听到。

值得一提的是,有着“海上霸主”称号、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象征的航母就是用“节”来表示速度的,而且大多数航母的航行速度都是保持在30节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30节的速度换算到陆地上究竟有多快?“节”和“海里”“英里”这些计量单位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航母的速度通常保持在30节左右是有什么讲究吗?

“节”的诞生和重要性

作为一个专用于航海的速率单位,“节”是在人类在航海历史上智慧的结晶,所谓的一节就等于是一海里,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公里和千米的关系,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东西。

而“英里”和“海里”可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是所代表的距离上的差距,“一节”等于是“一海里”每小时,而一海里在国际上的规定就是1.千米,英里作为一个英美制的单位,只有.米。

其次就是两者之间用途上的不同,英里在主要是应用于陆地测量的一个长度单位,而海里则是主要用于海上距离的测量。

看到这里许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已经有海里这样的计量单位了,为什么还有多此一举的发明出“节”呢?其实,节可比海里的诞生要早的多,至今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

在16世纪时,当时的航海技术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什么GPS、雷达等专业仪器对于当时的船员来说连听都没听说过,但是,对船只到达时间和航行路线的要求却丝毫也没有降低。

为了保证运输方的在运输时的信誉,船长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天气等原因给出的大概需要的航行时间。

其中,影响船长判断的重要因素就是船只的航行速度,毕竟有了速度才能根据距离推测出航程所需的时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那时候的人们发明出了一种叫做“数结绳”的方法来解决,整个流程是先找来一根长长的绳子,每隔一段距离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

在绳子的一端还需要固定上一个木片,扔进海里的就是带有木片的这一端,可以很好的在水中产生阻力。

从放出的那一刻开始计时,用固定的时间内冲走的结的数量来计算出航速,这就是“节”这一速率单位出现的过程。

在知道“节”的诞生过程以及代表的速度以后,换算下来可以惊讶的发现,原来航母的速度这么慢!

航母还跑不过电动车?

将航母30节的速度换算成汽车的速度来算,其在海上航行的速度也不过就是55.56公里每小时,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要知道,这样的速度如果是放在陆地上,连高速公路的最低速度都达不到。

甚至连大自然中许多动物全力奔跑起来的速度也达不到,可即使是这样的一个速度,也已经是世界上现有航母中速度比较快的了。

就拿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来说,由于它因为采用的是核潜艇的K-15核反应堆,并没有研制出专门适用于航母的核动力装置,导致其可以输出的功率并不大,最快的航速只有27节。

就这还是理想状态下的速度,实际上的速度其实只有25节到26节左右,甚至连一些使用柴油机驱动的航母或者是护卫舰都跑不过。

25节的航速换算下来,也就只有46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这样的速度对于一些性能较好的电动车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也正是因为“戴高乐”号航母速度不够的这一原因,导致其在舰载机起飞和降落的问题上面临着很大的难题。

由于速度不够,法国的舰载机无法顺利的在航母上进行起飞,无奈之下,法国只好从美国那里进口了C-13-3弹射器,并且加了两个反应炉舱才解决这一问题。

不仅如此,由于“戴高乐”号航母舰体本身较小,甲板的长度无法满足美国的E-2C预警机进行起飞和降落,法国只好又对“戴高乐”号航母的甲板进行了加长。

导致好好的一个航母,身上全是“缝缝补补”的痕迹。

看到这里许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既然航母的速度慢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为什么不想办法提升它的速度呢?

毕竟现代化作战中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就是需要速度快吗?速度过慢的话岂不是成了敌人导弹的活靶子?其实,这背后有着很大的学问。

航母速度大多数30节背后的“学问”

首先就是行驶环境的原因,虽然从表面上看上去航母的速度十分缓慢,但我们要明确一点的是,这些都是我们在和陆地上的速度进行比较时产生的感觉,如果是放在海洋上来看的话,这一速度并不逊色。

要知道,海面上的一些普通的渔船速度通常都是在10节左右,即便是一些大型的游轮或者是货轮,速度也没有超过25节的,大多数都是在20节左右的速度上浮动。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船只和航母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除了被大众所熟知的摩擦阻力之外,还存在着漩涡阻力以及空气阻力的影响。

这些阻力的强度会随着航母的速度去增加,速度越大阻力就越大,航母的发动机就需要拿出更大的功率去提升速度。

更何况世界上存在的一部分航母是由燃气轮机、蒸汽轮机或柴油发动机来进行驱动的,在其有限的航程以内,一味的提升速度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使其续航的里程大打折扣。

根据资料显示,航母的速度每增加一节,就会相应的增加百分之十的耗油率,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续航上来看都是十分不划算的。

所以在保证舰载机可以顺利起飞的基础上来看,30节的速度是最经济实惠的。

即便是像美国的“企业号”航母这样的核动力航母,虽然不需要担心动力的问题,但其搭载的8座反应堆,以及4个蒸汽轮机也占据了航母上的许多空间,影响了部分性能的施展。

受制于锅炉的影响,它虽然可以在续航上超过常规动力的航母,但在速度上却没有太大的优势。

其次就是安全方面的原因,对于航母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广阔的大海面前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过快的速度会导致航母产生剧烈的摇晃,影响舰载机的起降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舰载机的驾驶员的驾驶难度和风险。

要知道,普通的民航机场跑道长度是在两公里左右,而航母的甲板最长却也只是在米左右。

舰载机如果想要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完成起飞和降落,就需要在航母的速度和舰载机的速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来起降,而30节的速度就是这个平衡点。

一旦出现意外的话,将会让这个花费了数百亿建造的大家伙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样的后果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见到的。

不仅如此,航母在执行舰载机起降任务时,甲板上也是有工作人员存在的,对舰载机发送一些指令,速度过快的话会导致这些工作人员出现站立不稳的现象,不仅影响生命安全,也影响工作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航母每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时,都是以一个航母编队的形式出现的,有驱逐舰、支援舰、补给舰、潜艇等多个战舰组成。

即便是航母的速度提上去了,这些配套的舰艇速度也得能跟上才行啊,如果只有航母这“一枝独秀”的话,其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

中国的航母之路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航母的国家,中国的航母之路走的也是十分的艰难,从年向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到年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再到年的第三艘航母。

一路走来,是无数个科研工作者在背后付出了许多日日夜夜得到的科研成果,还有那领先全球的电磁弹射技术,都是中国人民在世界舞台上的底气所在。

就拿我们的辽宁号航母来说,由于是常规动力的航母,虽然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2节,但是在执行任务时,辽宁号都是以经济速度去巡航的,只有18节的速度,毕竟加满一次油就需要0万人民币的天价。

结语

希望在未来,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能够早日研究出属于我们的核动力航母,加强中国海军的军事实力,让中国的军事实力屹立在世界之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3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