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轮机 >> 轮机优势 >> 麦贤得脑脊液流出仍坚持战斗,23岁姑娘毅
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汕头水警区11艘鱼雷艇和4艘护卫艇,与来自台湾,向大陆输送特务的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交火。
在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后,南海舰队不仅成功击沉这两艘台湾猎潜舰,击毙余人,还成功俘获“剑门”号中将舰长王韫山等33人,可谓大获全胜。
8月17日,在“八六海战”结束10天之后,毛、周、刘、邓、贺等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此战的有功人员代表,听取了他们的汇报。
接待会上,周总理向代表们问了一件事儿:“有一个轮机兵头部受了重伤,看不见还一直坚持战斗,他现在怎么样了?”。
“他叫麦贤得,现在还昏迷不醒。”,代表中有人答道。
“要派医生去抢救,一定要抢救……”,听闻这位名叫麦贤得的战士还没有醒过来,周总理特别嘱咐道。
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抢救麦贤得的行动,迅速展开,当地有名的医生,有限的医疗资源,几乎都被调动了起来。
为了确保麦贤得的用药安全,医护人员甚至亲自试药,有人因此流口水,吐白沫,更有甚者,出现嘴歪眼斜的状况。
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麦贤得脱离了危险,紧接着,又被送去广州,做进一步治疗……
这位名叫麦贤得的轮机兵,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究竟在这场海战中有多大贡献,为何会受到如此重视呢?
今天要讲的,便是战斗英雄麦贤得的英勇事迹,和他那令人羡慕的美满婚姻。
麦贤得,广东潮州饶平县人,出身当地船民家庭,在旧社会,他的爷爷活活饿死,伯父被恶霸活埋,父亲也曾被日本海军烧船、毒打,活的可谓艰难困苦。
年新中国成立,麦贤得一家也得以解放,年,9岁的他还被送入学校读书,对于难得的上学机会,麦贤得很珍惜,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年,受时代的影响,正在上初一的麦贤得肄业,开始参加公社劳动,并当上了民兵,在此期间,他曾独自趟着齐胸的潮水,从被淹的公社粮仓,抢救出了多斤公粮,也曾与渔民们奋不顾身,投入堵堤坝的战斗。
年3月,年仅19岁的麦贤得被征召入伍,成为解放军南海舰队的一名机电兵。
初到部队的麦贤得,因为文化底子薄,学习起来很是艰难,但麦贤得并未因此放弃,而是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刻苦钻研,去一个个弄懂生涩的专业知识。
除了理论,在军事训练中,麦贤得也是严格要求自己,他跟在老兵后面勤看勤学,很快便掌握了难度极高的无照明条件下转油柜技术。
在“八六海战”中,麦贤得所在的舰队也参加了战斗,并且很快将台湾的“章江号”打得浓烟滚滚。
就在战事焦灼的时候,突然一颗炮弹袭来,打进了麦贤得所在舰艇的机舱。
炮弹炸裂开后,四散的弹片在机舱内噼里啪啦弹射,很不幸,其中一片击中了麦贤得,这弹片袭来的角度极其刁钻,从他的右前额打入,然后从左侧靠近太阳穴的地方穿出,深入颅内两寸多,麦贤得的脑脊液都被打了出来,倒在船舱失去知觉。
炮弹不仅对机舱内的人员,造成极大伤害,对舰艇同样如此,其中一台发动主机停车了,舰艇的速度,慢慢地慢了下来。
副指导员见状,赶紧给麦贤得包扎,苏醒过来的他,嘴里已经发不出声音,但他并未就此离开自己的岗位,
他推开副指导员,示意他去指挥战斗,自己则留在机舱内,在剧烈摇晃的机舱室内,检查机器、线路、阀门。
头部伤得如此严重,岂是简单包扎就能行的?很快,鲜血便留了下来,糊住了麦贤得的眼睛,好在一点,他有过硬的“夜老虎”技术,不用眼睛,也能工作。
靠着双手不断摸索,麦贤得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忍着剧痛成功修复,舰艇的速度再次起来,并成功追上敌舰,与其他舰艇,一起将其击沉。
等战斗结束,战友们下到机舱,才发现麦贤得已经昏了过去,没了意识,医院救治。
正是因为他英勇顽强的精神,事迹才传到周总理耳中,才有了文章开头,周总理特别嘱咐,一定要抢救的事情。
最终,在经过4次手术后,麦贤得保住了性命,但因为伤得太重,后遗症也十分严重,他不仅丢失了大部分记忆,还患上了癫痫,而且智力大大衰退,语言方面也出了极大问题。
年,在经过6年的休养后,麦贤得的情况有所好转,也到了成婚的年纪,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发作的癫痫,残缺的身体,迟钝的反应,以及因为病痛养成的暴脾气,成了他结婚路上的绊脚石,组织接连给他介绍了3位姑娘,但都未能成功。
最后,在地方政府的介绍下,组织找到了时任海丰县一家公社当妇联干部的李玉枝。
李玉枝是广州海珠区人,比麦贤得小3岁,思想觉悟极高,15岁参加工作,17岁入党,因心地善良,责任心强,在当地很受欢迎,也是因此,领导才找到了李玉枝,谈起此事儿,并且明确表示:“只搭桥牵线,绝不包办婚姻”。
虽然没有见过麦贤得,但李玉枝对这位战斗英雄并不陌生,早在17岁那年,她就从广播中听到了麦贤得的事迹,当年群众给麦贤得献血的场景,她也见过,后来,国家大力宣传麦贤得的事迹,在新闻、纪录片、小人书里,李玉枝已经了解的很透彻了……
组织找她谈过话后,李玉枝就开始很认真地思考这件事儿:“这样的英雄,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家庭,以后没人照顾怎么办?”。
最终,她决定去见一见麦贤得,去“相亲”。
第一次见麦贤得时,麦贤得身穿白色背心,正在打乒乓球,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的行动笨拙,反应迟钝。
见面后,是李玉枝先开口说话:“身体怎么样?”,麦贤得答道:“吃药。”。
“工作忙什么?”,麦贤得又答道:“种菜。”。
说话的时候,麦贤得表现得很吃力,这让李玉枝心痛不已,也让她暗暗下定决心,去关心他,照顾他!
很快,二人确定了恋爱关系,然而,这段恋情,却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有人说“家有三斗粮,不嫁残废郎”,李玉枝人长的漂亮,条件又好,什么样的找不到,非要找麦贤得?
亲戚朋友也劝她慎重,不要拿终身大事去冒险,好在一点,他的父亲是个开明人,对女儿的决定很赞成,他说:“麦贤得是为国为民负伤的,理应得到照顾!”。
年6月,26岁的麦贤得与23岁的李玉枝喜结连理,婚后的头一年,李玉枝几乎没睡过好觉。
结婚之后的李玉枝,除了日常的工作,回到家中,需要做全部的家务,还要给丈夫当“保健护士”。
日子过得辛苦一些,李玉枝在婚前早有心里准备,然而,让刚刚新婚的李玉枝手足无措的,是麦贤得的癫痫。
婚后不久的一天深夜,李玉枝正在熟睡,突然,麦贤得一声大叫,紧接着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这一幕把李玉枝吓了一跳,赶紧去找医生。
事后,医生告诉李玉枝,麦贤得这是外伤性癫痫,如果救护不当,随时都要大脑缺氧导致死亡的危险。
为了防止自己睡得太死,发生意外,她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用布条绑在自己和麦贤得手上,一有情况便一跃而起。
经此一事,李玉枝开始了解关于癫痫方面的知识,学习救护癫痫病人的知识,经过一年的学习研究,她的水平,已不亚于专业护理师。
除此之外,李玉枝还特别注意麦贤得的营养搭配,专门给他开小灶,一天喂五六次,在李玉枝的悉心照料下,麦贤得渐渐恢复元气。
家里有病人,看病吃药都需要花钱,麦贤得家中自然不会富裕,于是,李玉枝又开始养鸡、养鸽、养兔、种菜,确保麦贤得的营养。
因为疾病,麦贤得每日需要吃7种以上药物,这让脾气暴躁的麦贤得很厌烦,为了安抚麦贤得情绪,李玉枝每次都是备好温水,把药放在麦贤得手上,甚至还会像哄小孩儿一样哄着他:“药一定要吃,吃了以后身体才会好,才能重返舰队……”。
许多人都知道,病人是最难相处的,麦贤得也不例外,结婚之初,因为相互之间还不够了解,再加上麦贤得的语言障碍,李玉枝经常不能理解麦贤得要表达的意思,麦贤得常常急的面红耳赤,甚至还会动手打人。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李玉枝都是和颜悦色,既不顶嘴也不还口,即便是有理,也要先认错,因为在她看来,这并不是丈夫的本性,而是病魔缠身导致的。
很快,麦贤得打老婆的事情便传开,这让许多人愤怒不已,有人劝李玉枝赶紧离婚,就连一向支持李玉枝的父亲,也开口询问女儿的意见。
虽然受尽委屈,但李玉枝却坚定地答道:“我不后悔!”。
好在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随着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的出生,再加上麦贤得身体渐渐好转,他的脾气也好了许多,当然,主要是对自己的妻子,对别人可不是这样。
李玉枝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仅赢得了丈夫的敬重,就连军委副主席张震和国防部长迟浩田都有所耳闻。
年5月,他到汕头视察工作时,亲自接见了麦贤得、李玉枝夫妇,对李玉枝说:“你既要照顾麦贤得,又要把两个孩子抚养教育大,还做好了本职工作,很不简单。”。
年4月,迟浩田来汕头,同样接见了麦贤得、李玉枝夫妇,他对李玉枝的评价更高:“……没有你这样的妻子,就没有麦贤得的今天,军功章里有他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不仅如此,迟浩田还给李玉枝题词:“品德高尚,堪称军嫂模范”。
如今的李玉枝与麦贤得,已经携手度过50个春秋,虽然李玉枝没有麦贤得那样的英勇事迹,但她的付出,一点都不少。
如今二人,都已经年过70,衷心祝愿他们,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