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

中国航母带刀护卫055大驱下水,驱逐舰吨

发布时间:2023/3/23 15:23:25   
白癜风治疗花费 http://pf.39.net/bdfyy/bdfzg/141014/4492992.html

它们被称为海战中的“终结者”,集高速度、高机动、重火力于一身,它们是海军官兵心中的“宠儿”。近年来驱逐舰吨位不断上升趋于万吨,这种大幅度增重的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隐情。未来驱逐舰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中国海军型大型驱逐舰入列海军部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建造大型驱逐舰的能力,型驱逐舰是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万吨驱逐舰同时也是D型驱逐舰的升级版。与D相比型拥有更大的排水量和打击能力。那么驱逐舰在海上作战时又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呢,从美国海军新型的DDG-到俄罗斯计划于年开工建造的“领袖级”发展大型驱逐舰已经成为各国海军发展的趋势。

驱逐舰原本是为海上作战编队提供护航掩护的一种中型舰艇,从它的名称就不难看出,它最早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地方海上、空中、水下的威胁尽可能驱离到更远的地方。在号称“巨无霸”的航空母舰身边扮演者贴身的“带刀护卫”角色,与主要进行远洋进攻的巡洋舰相比,驱逐舰的使命更多的是属于防御性质。然而,这种情况在近些年来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担负的任务也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驱逐舰是海军舰艇编队中的主力舰中,是不可缺少的主力战舰,也有人把驱逐舰称为海上作战的多面手。它使用鱼雷、导弹、火炮为主要武器,能够遂行多种作战任务,这样一个大中型的水面作战舰艇可以对敌人水面舰艇实施攻击,也可以攻击敌人的潜艇。在本方编队中可以承担防空、反潜任务,另外还可以为登陆兵提供火力支援。

如同所有的武器装备一样,驱逐舰的诞生和发展总是伴随着海战形态的演变和军事科技的进步。在以火炮为主的时代,制胜的主要因素“大炮巨舰”,单纯依赖大型火炮的对射。后来鱼雷艇的出现对战列舰和巡洋舰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对付鱼雷艇,开始研制驱逐舰。

最早的驱逐舰排水量仅为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驱逐舰主要携带鱼雷和水雷,进行舰队警戒护航和布雷。随着战争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驱逐舰的吨位开始增加。驱逐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大致的吨位在至吨左右,这一时期是驱逐舰发展的初级阶段。二战时时驱逐舰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的运用使得战列舰这种“大炮巨舰”的海战模式逐步推出了历史舞台,而驱逐舰则有了较大的需求,驱逐舰主要是伴随航母编队,提供反潜支援和对空防护。世界主要海军强国开始了对驱逐舰的青睐,建造数量越来越多,满载排水量开始突破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电子科技迅猛发展,燃气轮机技术的发明、导弹技术的巨大进步极大地提高了驱逐舰的综合作战能力。这就使得海军吨位的划定又一次出现了新的调整变化,从现在驱逐舰的发展来看它的作战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一艘驱逐舰可以对陆、对空、反舰、反潜各个方面都能够形成远中近高中低相结合的作战体系。导弹武器上舰后对于驱逐舰基础平台的容量需求明显增大,各种作战配置不断增加,原有吨位的局限早已不能满足。这势必促进驱逐舰越造越大,冷战时期美苏驱逐舰迅猛扩大到多吨,这几乎与二战时的轻型巡洋舰不相上下。时至今日驱逐舰已经发展到了万吨级,为了适应多样化的作战需求,驱逐舰吨位的增加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9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