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轮机 >> 轮机优势 >> 近年最好的经济成绩单背后藏着哪些高质量发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唐骏垚通讯员陈小国方志
杭州钱江新城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姚颖康 摄
1月21日,杭州市统计局和和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对外公布了年杭州经济运行数据——
年杭州实现生产总值(GDP)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6.2%。
目前不少城市还未对外公布年全年经济数据,但从年前三季度数据看,杭州前三季度GDP总量位于全国第8位。杭州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年该市在全国城市排名、工业经济、产业投资等领域均达到近年最好水平。
在疫情影响下,杭州为何能保持全国领先的经济增速?这张近年来最好的成绩单背后,又藏着哪些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老板电器“未来工厂”
“密码”之一:工业
工业经济指标,为何能实现近年最好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杭州经济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功不可没”。
先来看数据。年杭州工业经济多项指标实现近年来最好——
工业增加值占GDP26.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占比近十年首次提升;
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7.1%,为年以来最高;
3个行业产值超千亿元,其中计算机通信电子制造业迈上3千亿元台阶……
顺着扬起的数据曲线,去寻找坐标轴的原点。很容易会在时间线上找到3年前的节点——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全国引发争论之时,作为数字经济重镇的杭州,在彼时坚定地推进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动工业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把时间线再往前拉。早在上世纪60年代,杭州的定位就是“综合性工业城市”,杭钢、杭氧、杭汽轮等一批工业企业就是那时建设起来的。年,杭州又提出“工业兴市”,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
经济上行的历程都证明了,杭州要强,工业是基础也是根本,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都没有理由轻视工业。
杭汽轮工业汽轮机
春江水暖鸭先知。杭州对工业的重视,企业家最有发言权。在过去一年的采访中,很多企业家都提及,这几年杭州发展工业经济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也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
一个佐证案例即是,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杭州连续三年在营商环境城市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这些打分人,都是企业家。
企业家们对杭州发展工业的信心,正在转化为实际行动——年,杭州工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1%,为年以来最高;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3.8%……企业的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杭州工业经济积蓄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为浙江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贡献了更多杭州力量。
较好的工业基础催生了对工业越来越重视的氛围,同时在“新制造业计划”等政策加持下,工业经济在杭州整体经济中的“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一个个让人惊喜的工业数据就有水到渠成之感。
华为杭州研发中心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徐青青 摄
“密码”之二:创新
科技创新动能,为何能持续释放
创新驱动,是近年来杭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签,也是杭州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先看数据。年,杭州不少与创新驱动相关的数据非常亮眼——
新增上市企业52家,总量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
预计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累计总量首次突破万家;
新增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量达53家;新增6个“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数居全国第二……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引进,杭州已集聚了一大批创新型的大中小企业,形成梯队化协同发展。
不过,要成长为全球性的创新城市,杭州必须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动能不断释放,将企业的创新发展汇聚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加快转入创新驱动轨道。
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
在这样的发展思路的推进下,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双引擎”无疑就是近年来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例证。
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亿元,两年平均增长12.4%;占GDP27.1%,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目前,杭州的数字经济不断迭代发展。这些数字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创新经济新的爆发点。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大幅高于GDP增速。
不仅是数字经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亦是创新驱动。经过多年发展,杭州工业经济也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型,其中代表就是计算机通信电子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
年,计算机通信电子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0%和18.1%,两年平均增长15.7%和12.6%。
不仅如此,杭州正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瞄准量子科学、基因编辑、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跃迁。
余杭青山村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周铭 摄
“密码”之三:共富
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11年缩小的背后
年,浙江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则提出要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
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从年的数据上看,这道“减法”卓有成效:
年,杭州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名义增长8.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名义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77缩小至1.75,已连续11年缩小。
不久前公布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年)》提出,到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以内。但实际上,在年,杭州城乡居民收入比就已经低于1.9。
杭州为何能够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走在前列?打通并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应是答案之一。
随着近年来杭州城市化不断推进,原先的不少乡村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也有不少乡村成了杭州城市的“近郊”。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杭州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萧山的梅林村、余杭的青山村、临安的月亮桥村、富阳的东梓关村……这些近年来频频霸屏网络的“网红村”,正是其中典型。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只是共同富裕的一项内容。作为一座品质之城,杭州正不断加大民生支出,全方位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构建更趋优质均衡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年为例。这一年,杭州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9%,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92.8万人;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长5.8%和4.5%……
品质之城供给品质生活。这正让杭州百姓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