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

俄罗斯一艘护卫舰用了12年才造好够中国造

发布时间:2023/1/20 21:13:40   

近日,俄海军内部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技术人员称,俄海军最新的型,“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导弹护卫舰在试航途中,确切来说是在去年的12月23日,于海上损坏了一台主机,目前已经回到了俄北方造船厂的船坞内进行修理。

图为已下水,正在建造中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该舰在年2月开工,于年10月下水,但迄今仍未服役。(原定年11月,后又推迟至年11月)

型护卫舰一共有四台主机,采用柴-燃联合推进形式,其中2台发动机是俄产的10D49柴油发动机,另外2台是乌克兰产的M90FR燃气轮机。

而据俄海军消息人士称,损坏的“正是”乌克兰提供的M90FR燃气轮机。而这一戏码对中国军迷而言不可能不熟悉:约莫半个月前,俄海军一样透过媒体发声,声称“暴徒”小型导弹舰的服役延期,完全要归咎于中国产的柴油机!

图为建造中的小型导弹舰。

众所周知,一台发动机要从发动机厂方转交到造船的“用户”方,必然要接收复杂而严苛的测试,至少要跑出合同上所有的规格数据才能出厂/交付。而就算中国和乌克兰的发动机厂商都“不约而同”地违背商业规则和业界惯例,难不成分布于俄南北的两家造船厂也“不约而同”地无视了质量管理环节?

所以,本文笔者便能断言,中乌提供的发动机其实根本毫无问题。至于是谁把这些“没毛病”的发动机玩坏,以至于让一艘本就建造了十二年之久的护卫舰还要“多拖两年”?

图为俄型“格里戈洛维奇海军上将”号护卫舰。

众所周知,俄罗斯基于出口印度“塔尔瓦”型护卫舰开发的,“出口转内销”的型护卫舰,已经算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水面舰艇制造业中最“成熟”的一款军舰了。

当然,另有说法称是年开工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级大型护卫舰进度不顺,俄海军才不得不采购性能稍逊的型护卫舰。但即便“性能稍逊”,这款四千吨级护卫舰的建造-服役周期依旧长达5-6年,远远长于其它国家的造舰周期。

图为航行在香港的A护卫舰。同为吨级的护卫舰,A的建造周期仅为2年左右,远不到型的一半。

再放眼一下环太平洋地区,日本吨级的“秋月”防空驱逐舰和“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的定位类似,技术含量还略有超出,但从“秋月”开工到下水,日本人也只不过花了4年多的时间。相比之下,俄国两型护卫舰的极低建造效率,几乎是两国建造航母或大型直升机反潜舰的水准。

图为俄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的锅炉房内部。

当然,苏联的造船业是依赖着俄罗斯、乌克兰等各加盟共和国,甚至是华约各国的通力协助,才能取得良好的质量控制和进展速度。而在苏联解体后,失去了外部协力,甚至是黑海造船厂的俄罗斯无法将苏联时期的良好传统继承下去,这也是很正常的。

但事实上,造成俄海军舰船故障频发战力不足的原因,并非只有俄船厂的贫弱不堪。专业海员的缺失,海军经费有一茬没一茬地间歇拖欠,也就自然地造成了俄海军舰船的维护欠佳,也就很自然地影响到了舰船的战斗力,而它们接二连三地趴窝,也就是偶然当中的必然了。(利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1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