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轮机 >> 轮机优势 >> 近些再近些走进艰苦偏远海警部队中国海警
图为最“牛”的兵许军舰在海警舰上操作水炮。千龙网记者于振华摄
千龙网记者于振华
海警官兵有两句顺口溜:“苦机电,累枪帆。”“操舵兵是眼睛,机电兵是心脏。”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千龙网记者走进海警舰,发现这里有四大“奇”兵:最“牛”的枪帆兵被誉为“海上神枪手”,他不顾生死冒险下海,锯断缠在螺旋桨上的废渔网;有最“倔”的操舵兵,居然开着雷达失灵的海警舰,在海面上劈波斩浪与台风“赛跑”;有最“黑”的兵,坚守机舱23年,干着最苦的活,满身油污,还当“菜刀帮帮主”;还有最“屈”的兵,1.92米的高个子只能叉开双腿呈“八”字睡在1.8米的床铺上,一睡就是4年多,而他的年薪仅为大学同学的1/10……中国海警这四大“奇”兵,个个都是共和国的忠诚海疆卫士。
最“牛”的兵冒险下海不顾生死手锯断渔网
海警舰上最“牛”的兵是一位“85后”,枪帆班班长许军舰。他生于年4月,来自河北秦皇岛,年12月入伍,服役近13年了。多年来,许军舰在各类岗位大比武中,屡次夺冠,被官兵们称为海警舰“史上最牛的兵”。
许军舰给千龙网记者介绍说,舰上的枪帆兵,是由枪炮兵和帆缆兵组成,他们的战位集中在舰首船头,无论炎炎烈日,还是刮风下雨,他们总是守在最前方,确保遇有突发情况,可以迅速机动。因此,枪帆兵是最危险。
图为最“牛”的兵许军舰在海警舰战位上操作火炮。千龙网记者于振华摄
为了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许军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自从转为士官,他开始在各大比武场上崭露锋芒。年初,他就在某次业务比赛中斩获第一名。这正是他入伍的第3年。年、年、年、年、年,他又先后在各类岗位大比武中拔得头筹,被战友誉为“海上神枪手”。
一提起许军舰最“牛”的事情,战友们都说,并不他获得了多次比武冠军。他艺高胆大,敢于挑战“宁上山莫下海”的民间谚语。年5月,海警舰和H艇共同执勤期间,后者被废弃渔网缠住了螺旋桨后,失去了动力。当时海浪越来越大,左右摆幅高达1米,为了迅速脱离困境,经请示领导,许军舰独自下海将废弃渔网一段一段地割掉。
每年5月份,辽宁大连的海水温度还很低,许军舰腰身系着一条缆绳就下水了。当时,海上涌浪还比较大,流速也比较快,船艇晃动也十分厉害,危险系数很高。他这么贸然水下作业,很可能一个不注意就会被船艇砸破脑袋。
“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海况又恶劣,我根本来不及考虑太多,就跳海下潜了。”许军舰回忆说,他本来能在水下憋气憋得很久,由于海水涌浪较大,他随着涌浪起起伏伏,不得不每隔30秒至40秒就要浮出海面换口气。在一个半小时里,他一会浮上来换气,一会又潜下去割网,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多次,最终把废弃渔网割完并摘除,海警H艇恢复了动力,继续航行执勤。
入伍以来,令许军舰记忆最深的就是年海警舰跨海域执行任务。那次勤务是他在经历时间最长、条件最苦、最难忘的一次。当时,他承受着高温、高湿、低压、船艇连续大幅度摇晃所带来的各种身体不适,以及精神高度集中连续地战位值更,加上长期暴露在太阳下受到紫外线强烈照射,他的皮肤出现过敏反应。
然而,更让许军舰难以承受的,不是海上艰苦环境,而是“忠孝不能两全”:“最让我心里承受不了的,是在执行任务前就得知父母身体不好,我想回家照顾他们、又不能回家的那种复杂心情。出海执勤当时,茫茫大海上,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我就连一句问候的话,都没法传到父母的耳朵里,我心里真的很愧疚。”
最“倔”的兵驾着雷达失灵舰船与台风“赛跑”
来自辽宁丹东的马东,生于年;他是年12月入伍,年7月上舰,现任海警舰航海班班长。马东负责船舵系统、导航设备的操作与管理,官兵们都说马东是最“倔”的兵,其实,他只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力求完美而已。
马东给千龙网记者介绍说,他们这个部门责任区最难搞定的就是后舵房,由于各种原因,地面经常布满油水混合物,每次清理,他都是用干抹布去吸水,再用面团去粘船舱底部的杂物,一点点全部清理干净。
年的一次出海航行,由于海况突变,回头浪、三角浪将海警舰撞得左右摇摆,官兵们也跟着“共振”起来,这是马东第一次懂得什么叫“晕船”。当天正好轮到马东做饭,期间,他突然觉得胃里翻江倒海,便赶紧跑到厕所里一阵呕吐,又踉踉跄跄地回到厨房,挺直腰板继续为战友们做饭。
图为最“倔”的兵马东在指挥室操作海警舰的船舵。千龙网记者于振华摄
作为一名优秀的操舵兵,“六分仪”“四大绘算”“相位”“潮汐”等专业航海知识,都是必须熟烂在心。为此,马东总是不厌其烦地虚心向其他战友请教,反复进行实操;晚上,马东还挑灯夜读,自学到午夜时分。就因为这么一“倔”,他很快就成为技术骨干。
年12月,正在航行的海警舰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立即回港避风。这个突如其来的命令,让马东很兴奋,他心想终于可以靠港休息一下了。马东说:“很多想在岸上去做的事一下子全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但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因为这次回港是因为台风还有几个小时就要来到我们的任务区。”
之前,海警舰就因为雷达故障申请过回港维修,由于形势严峻没能得到上级批准。在这种情况下,海警舰只能在没有雷达的情况下,按照航线与台风进行海上“赛跑”。返航期间,海面开始起浪了,舰身摇摆能达30度至40度。
“因为我是操舵兵,我坐在驾驶舱里往外看,对海面的情况是比较直观的。”马东回忆说,当时,海警舰在大浪之间穿梭,船头不时地往大海里扎,溅起的浪花从船头直接能飞到三层甲板,反反复复根本看不清外面,这种大起大落会让人在瞬间有种失重感。
因为雷达出现故障,马东只得用眼睛来观察是否有碍航物。官兵们紧张得心都吊在嗓子眼了,只得用电台与附近常年在这条航线航行的货船联系,以了解附近海区情况。
“雷达失灵,就等于海警舰‘瞎了一只眼’。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船在前面跑,台风在后面追,就这样连续航行了20多个小时,我们才安全靠港了。”马东说起这次遇险经历,仍然心有余悸。靠岸后,马东和战友们才发现,部分天线、尾灯都被海浪打飞了,还有很多设备钢板已经断裂。
最“黑”的兵既当机电班长又当“菜刀帮帮主”
海警舰上有一位脸庞最黑的兵,他是机电班班长尹立明,来自辽宁省普兰店市。尹立明年参军入伍,是一位拥有23年军龄的老兵,也是海警舰上服役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兵。今年已经42岁的他,仍然扎根机舱,是最苦的机电兵。
“我们机电兵无论是脸上、手上,还是衣服上,只要沾上油污,就很难洗干净。”尹立明告诉千龙网记者,机电班负责海警舰上所有的机电维修和维护保养,以及出海期间的机电看护。虽然机油是淡黄色的,但是经过机器运转出来后,就黑得发亮,维修机器的活儿最苦,手也是最黑的,衣服是最黑的,脸也是最黑的。因此,尹立明被大家戏称为最“黑”的兵。
图为最“黑”的兵尹立明在海警舰舱内用手摸来检查机电油管线路。千龙网记者于振华摄
图为最“黑”的兵在为战友们做饭烧菜。千龙网记者于振华摄
尹立明伸出一双手——皮肤纹理和指缝里都夹着黑色油污,千龙网记者问他:“你们为什么不戴副手套呢?”尹立明解释说,机电兵在检查油管线路全凭“手感”,如果戴上一副手套,就无法精确感知油管线路的漏油、漏水、温度、震动频率等细节问题。有时候,有些管线在维修清洗时,他还需要用嘴对着去吹一下,看看有没有堵塞管道内的油污……
“这手绝活还是老班长手把手地传给我的。”尹立明说,23年前,他当新兵的时候对机电是一窍不通。当时的老班长领着他熟悉机电,并站在他身旁指点他用手去摸、去感知机电运转时的特殊状态。有不会的地方,老班长会提醒他怎么去干,手把手地教他,他一点一滴地积累……如今,尹立明也像自己的老班长一样,毫无保留地将所学的一切教授给后生晚辈。
机电维修是十分精细的技术活,任何一点小差错都会导致机器故障。尹立明在一次在维修过程中,发现一个小垫片不见了。尹立明微笑着说:“小垫片要是掉到缸里边的话,就会对那个机器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我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它,幸好它是掉在外面的缝隙里。”
尹立明不仅是机电班的领头人,还是“菜刀帮帮主”。年9月,海警舰突遇9级大风暴潮,不得不紧急离开码头。风暴潮把舰身吹得直晃荡,甚至造成钢缆断裂。由于官兵们都在舰上,没人能在码头上将另外一条缆绳取下来,导致海警舰无法离开码头。
紧急关头,尹立明跑进厨房拿起菜刀就冲上甲板,疯狂砍缆绳。很快,其他战友也拿着菜刀跑来,一起合力将缆绳砍断,海警舰才安全离开码头……直到今天,战友们回忆起那个瞬间,无不暗自钦佩尹立明,只是嘴上戏称他为“菜刀帮帮主”。
23年的军旅生涯,尹立明没有落下任何一次出航,却一次又一次在女儿面前“失信”。年,尹立明本来答应出海执勤回来就陪女儿过生日,没想到任务时间却又延长了几天。等到海警舰靠岸的时候,尹立明发现手机里竟“藏”着10个来自妻子的未接来电。
尹立明扭过头看了看舷窗,喉咙有点哽咽地对千龙网记者说:“我知道那肯定是女儿的电话,我当时心里真的很难受,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可能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失信是常有的事,对于家庭的亏欠,可能是我一辈子都不能弥补的。现在女儿13岁了,我仅仅陪她过了3次生日。”
最“屈”的兵每晚“八”字睡年薪仅为同学1/10
身高1.92米的郭子华来自辽宁大连,他生于年,是家里的独生子。在爷爷的影响下,郭子华很小就立下了参军入伍的志向。高考那年,郭子华报考军校失利,最后考入大连海事大学。4年后的年,他在本科毕业后再次选择参军入伍。如今,他已经是海警舰的机电长,也是这条舰上最“屈”的兵。
入伍前,郭子华从来没有感受过“床短”的委屈。1.92米的他,从没有“浪费”过床的长度。而上舰后,他发现船舱里的床铺才1.8米,自己竟然还有12厘米的身体要伸在床外。
“床太短也没办法,我只好仰着睡时,双腿叉开成‘八’字型。”郭子华无奈地笑着告诉千龙网记者,他有时候侧着睡时,就蜷着身子睡。一开始,他很不习惯睡在这么短的床上,每天晚上要么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是睡一会就醒过来了,自己憋屈一会。
图为最“屈”的兵郭子华在海警舰上个子最高,身高1.92米,连进出舱门都得小心。千龙网记者于振华摄
郭子华介绍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白天出海执勤,晚上回来加班写材料,整理战士培训教材。一天下来,他累到完全忘记了床的长短,很快就睡着了。后来,他慢慢就适应了自己“独创”的“八”字腿睡法和侧着身蜷睡法。“将就将就,我也就习惯了。”郭子华这样一睡,就睡了4年多。
郭子华不仅睡觉憋屈,还在海警舰上过门道时也得低头弯腰,才能安全通过。因为该舰上所有的门多数只有1.8米高,在舰上走动需时时提醒自己低头弯腰。然而,每当危险时刻,身材高大的郭子华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带头冲在最危险的第一梯队。年5月,驻地突遇15年一遇的热带气旋,阵风达到14级,海浪浪高达10米有余,人员已无法在甲板正常行走,舰船横摇超过20度。
在官兵的安全受到威胁的危险时刻,郭子华迅速带领本部门官兵加强防台风部署,再一次检查缆绳缆桩受力情况。随着风力不断加大,胳膊粗细的缆绳被拉扯得一根根地绷断,舰船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全舰官兵冒着狂风暴雨,经过20分钟作业,终于成功加固好防台揽绳,才化险为夷。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郭子华笑着说,父母是做生意的,他们很支持郭子华的从军梦想。而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也比较适合在这里生活和工作。郭子华同班同学毕业时有的选择去了大型海运公司,一入职月薪两三万;现在,有的同学在海运公司一担任中层干部轮机长,年薪就能破百万。而郭子华的一年的工资仅仅是同学的1/10。
郭子华认为,人各有志,有些人想赚大钱,能让自己的一家人过得更好;有些人想报效祖国,能让身后的人民大众安居乐业。郭子华自豪地说:“我就是属于后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