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轮机 >> 轮机优势 >> 浙能集团探索燃煤电厂循环经济新路中国经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浙能实践(三)宋志刚朱将云本报记者邹建锋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正值盛夏,记者来到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采访(下称浙能长电公司)。蓝天白云之下,这座南太湖畔的百万千瓦级大型电厂却显得静悄悄,而且烟囱看不到一丝烟。
这段时间不正是迎峰度夏的发电高峰期吗?电厂应该忙得热火朝天才对。浙能长电公司总经理张锡根解开了记者的疑团:近期机组负荷大增,而烟囱不冒烟、灰渣全利用、厂房不冒气、噪声不扰民、废水零排放等多项独具长电特色的现象正是近年来持之以恒打造循环经济示范电厂的效果。
而浙能长电公司的探索和成效正是浙能集团铭记和践行习近平同志年来调研时关于“浙能集团要带头践行‘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谆谆教诲,以打赢蓝天保卫战、创建国家清洁
能源示范省为己任的体现之一。
坐拥太湖惜水如金
浙能长电公司坐落于太湖西南岸的浙江省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一座拥有四台MW国产燃煤发电机组的大型发电厂。
顾名思义,燃煤电厂的运行离不开煤。但是由于燃煤发电机组的基本原理是用锅炉烧出高压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高压蒸汽在汽轮机里做完功后要快速凝结为水才能让后面的蒸汽不断地进入做功,这就需要持续地大量补充循环冷却水,所以燃煤电厂也是用水大户。一座百万千瓦(MW)装机容量的燃煤电厂如果按照常规负荷运行,每年至少需要消耗水资源万立方米以上。在源源不断提供电力的同时如何避免“与民争水”,是能源安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浙能长电公司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从年该公司中水回用工程开始投入运行以来,成为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率先使用城市中水的大型燃煤电厂,十年间节约的水资源已经超过1亿吨。
记者了解到,浙能长电公司中水回用工程于年8月和年11月分两期建成投运,其水源是长兴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城市中水,设计规模日处理水量达6万吨,可以“吃”掉长兴县主城区和开发区的所有城市中水。经过深度脱碳脱氮,这些原本流入江河的中水成为长电公司的四台燃煤发电机组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和工业用水水源,从而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
该项目总投资多万元,每年运行成本近万元,是长江以南地区最大的单体中水回用项目。浙能长电公司也成为南方地区少有的开展中水回用的大型火力电厂。
地处浙北电力负荷中心的浙能长电公司既发挥了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在成立之初就自觉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浙能长电公司通过调研发现,当时太湖流域既面临“水质性缺水”的挑战,同时长兴县当地的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之后产生的城市中水却白白流淌。所以尽管当时江南地区大型火电厂利用城市中水几乎没有先例可循,但是该公司在浙能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和当地政府达成协议,建设上马多方共赢的中水回用工程。而事实也已经证明,这是一项实实在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
循环经济的火电样板
浙能长兴电厂有好几个闪亮的“标签”:长江以南中水回用规模最大的火电厂、浙江省第一座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的全脱硫绿色环保电厂、实现真正意义上“无灰库运行”的大型电厂、国家级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项目试点……
“从全国范围看,能够像长电这样在循环经济领域有多项优势叠加的火力发电厂目前还不多。”浙能长电公司总经理张锡根不无自豪地说道。他告诉记者,浙能长电公司围绕建设浙能集团乃至浙江省内最环保电厂的目标,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工程,推进脱硫、脱硝和超低排放改造、中水回用工程、废水零排放、机组通流改造、集中供热、固废资源化利用、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等一系列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走出了一条独具长电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从年至年,浙能长电公司先后投入近10亿元,通过湿法烟气石灰石-石膏脱硫,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增设管式GGH、立式湿式电除尘和高效脱硫塔等技术对4台机组进行了脱硫、脱硝和超低排放改造,使机组二氧化硫排放降低至35毫克/标准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降低至50毫克/标准立方米,烟尘排放降低至5毫克/标准立方米以下,主要排放指标媲美天然气机组。
据统计,大手笔的投入对改善湖州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减排二氧化硫37.68万吨,减排氮氧化物2.5万吨。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浙能长电公司中水回用工程投入运行以来,累计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约吨,减少氨氮排放约吨。该工程获得了浙江省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并被授予“湖州市青少年护水教育实践基地”称号。
浙能长电公司按照“分级利用、分区平衡”的原则,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和综合处理的方式,使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98%以上。
通过实施汽轮机通流改造项目,浙能长电公司不仅将机组单机容量扩容至33万千瓦,同时使机组供电煤耗下降了10克/千瓦时以上。该公司还在省内首家成功应用等离子点火技术,大幅减少机组启动用油,仅在二期工程建设期间就节省用油1.5万吨,节约费用万元以上。另外还通过“墙式燃烧锅炉不投油启停磨煤机”“无电泵”启停等自主创新技术以及各项技术改造,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成本。
年7月15日,浙能长电公司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和生态环境部共同核准的84个国家级试点项目之一,总投资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处理来自于长兴县九家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预计处理污泥规模达每天吨。
新浙能新担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浙能集团在带头践行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方面,不仅成功打造了像长电这样的典型样板,而且在浙能集团各个业务板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已经得到了全方位自觉贯彻。
据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介绍,浙能集团累计投入超过亿元,在全国率先完成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和超低排放改造,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实现清洁化生产的大型发电集团。在装机容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主要污染物的单位排放绩效下降幅度分别达到96%、92%、92%。
值得一提的是,由浙能集团首提和首创的超低排放技术荣获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实现浙江省该奖项零的突破。与此同时,超低排放连续三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为全国18亿吨电煤实现清洁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国内已有70%燃煤电厂应用该项技术,为我国雾霾治理作出突出贡献,节约全社会用能成本超1万亿元。
浙能集团还积极响应参与浙江省剿灭劣五类水和固废物综合处置等环保行动,年以来先后有27个废水优化整治项目得以实施,每年累计新增废水处理能力万吨、减排SS(悬浮物)3万吨、重金属4.5吨,年节约用水万吨以上,综合利用固废物4万吨。
包括浙能长电公司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项目在内,迄今浙江省入选的三个国家级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项目均落户浙能集团。这三个清洁能源项目利用干化的污泥与煤炭进行掺烧后发电,日处理污泥量将超过吨,年消纳量超过20万吨。
“前线”的冲锋陷阵也离不开后方的科研支撑。“科技兴业”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新浙能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呈现了投入大、方法多的态势。年,浙能集团进一步明确科技投入要确保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要加强省级、集团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用好推广“产学研”合作的联合研发中心模式。年5月20日,受浙江省“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专项资助,依托浙能技术研究院、浙能兴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工业大学的科研基础与技术力量规划并建设的浙江省低品位能源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经浙江省科技厅批准设立。
年7月9日,浙江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办公室、浙江日报社公布了年度全省“美丽浙江十大特色体验地”等名单,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荣获“美丽浙江十佳绿色发展示范单位”称号,成为省内唯一一家获此称号的发电企业。毫无疑问,这不仅是嘉华公司的光荣,也是浙能集团的骄傲。